六月十四日,巴州二〇二五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启动仪式在焉耆县人民广场举行。图为家长与小朋友在现场观赏葫芦画作品。(记者 赵爽 摄)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巴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启动仪式在焉耆县人民广场举行。
启动仪式上,为巴州新增的2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牌,并发放2025年国家级非遗专项和代表性传承人传习经费。随后,气势磅礴的社火表演、灵动俏皮的少儿花儿舞蹈、韵味悠长的戏曲联唱、热情奔放的库尔勒赛乃姆、流淌草原诗意的托布秀尔弹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非遗技艺体验区,游客手持柳条编织器物,用指尖触摸非遗温度。美食区变身“舌尖博物馆”,特色糕点的香甜让味蕾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在手工艺品展区,和静县的羊毛绳编织、库尔勒的剪纸作品等,将非遗美学转化为可收藏的“文化盲盒”。
此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由巴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巴州文化馆、焉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我们希望打破非遗与大众之间的壁垒,通过这些新颖的形式,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视野,成为大家喜爱的文化元素。”巴州文化馆副馆长热米娜·穆合塔尔说。
近年来,巴州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通过建立非遗数据库、完善传承人档案、建设非遗工坊、推进“非遗进校园”、开发文创产品、举办多元展演展示活动等举措,推动非遗从“活下来”迈向“活起来”。2024年承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活动,让巴州非遗成果走向全国舞台。
今年,巴州将创新推出“科技+数字+产业+教育”组合拳:运用VR技术让非遗技艺“触网”,依托“巴州文化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打造非遗集市、传承人工作室等城市文化新地标,开发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体验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焕发勃勃生机。(记者 赵爽)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