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在和硕县乌什塔拉乡的无信号区,成功应用北斗三代短报文技术,实现配电终端远程操控,这是新疆首次通过北斗卫星实现无信号区电力设备远程遥控。这项突破性技术让电力设备在完全无地面网络的环境下,通过北斗卫星实现秒级精准控制,将偏远地区故障处置效率提升至91%以上。
当天,国网和硕县供电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调试安装在配电箱上的北斗数传终端,在主站远程操作配电开关,进行故障隔离、恢复供电。
国网和硕县供电公司信息通信技术专责王振说:“我们在配电终端断路器上安装北斗数传终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北斗数传终端,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知道线路故障信息。然后,抢修人员可以立即前往现场处理故障。”
杨彦忠是乌什塔拉乡的一名种植户。由于所居住的区域信号不稳定,一旦遇到电路故障,他就不得不前往几十公里外有信号的区域,通知工作人员前来检修电路。如今,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电路信息,并迅速赶往现场处置故障,给了杨彦忠满满的安全感。
目前,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已在乌什塔拉泽斯特变电站部署了13台北斗数传终端,在库尔勒主站部署了1台北斗指挥机,构建了稳定可靠的卫星与配电自动化的数据传输通道。这项新疆首个落地应用的北斗电力遥控系统,攻克了传统4G/5G网络覆盖盲区的控制难题,使新疆1.2万平方公里无信号区域首次纳入智能电网实时管控版图。该技术使电力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45分钟,每年可避免经济损失超500万元。
王振说:“该技术是新疆首次基于北斗短报文实现遥控功能,就像给每台终端安装了‘太空遥控器’。后续,我们将根据此项技术继续创新和优化,保障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服务质量。”(记者 刘雨珊 申凯龙 通讯员 加亚巴图 道尔利)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