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系列活动让传统节日“活”起来
七夕,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幸福家庭的追求,是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节日。为深挖七夕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勤劳智慧、忠贞相守、家庭和美、追求幸福的价值理念,倡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涵养文明健康婚恋观,助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夕节,自治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三个一百”载体,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系列活动,让中国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让七夕文脉薪火相传,让时代新风浸润人心。
民俗体验承文脉:以传统技艺激活“勤劳智慧”基因
各县市立足七夕民俗本源,以非遗技艺、传统习俗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群众在亲自参与、亲眼见证中,感受古人“勤劳智慧”的文化密码,深化对七夕文化的认同。
8月29日晚,库尔勒市体育公园“律动星河”灯光秀中,国家级非遗“打铁花”震撼上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娴熟技艺,将千余度高温铁水化作漫天“星火”,古老技艺背后,是历代工匠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引得观众叹服中华技艺的博大精深。
轮台县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设七夕主题互动打卡点,红绸映喜、喜糖传情,还原传统节日氛围;各村(社区)通过移风易俗故事分享、金婚纪念等活动,让群众在重温习俗中,体会“勤劳持家、邻里和睦”的传统智慧。
和静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指尖民俗”,文明实践站组织“穿针乞巧”“香囊制作”活动,志愿者手把手教居民缝制寓意美好的香囊;乃门莫敦镇友好路社区以“彩陶绘童心”联动青年,在传统工艺创作中,传承“巧手造美”的勤劳品质。
主题活动焕新彩:以多元演绎绘就“追求幸福”的时代图景
各县市以文化阵地为依托,将七夕“追求幸福”的核心内涵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通过文艺展演、特色活动等多元形式,让“幸福源于奋斗、美好始于创造”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七夕当天,浪漫七夕库尔勒街角音乐会,以通俗旋律串联起“柴米油盐中的小确幸”,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在音乐中感知“平凡生活亦有闪光幸福”。同步开启的库尔勒市“缘聚七夕·舞韵梨城”展演中,《刀郎木卡姆》以欢快节奏奏响民族文化繁荣的乐章,《心中的爱》用细腻舞姿勾勒家庭温情的模样,《祖国不会忘记》以激昂舞步传递家国同频的担当。
轮台县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七夕主题互动打卡点;焉耆县统筹15项主题活动,“爱在焉耆·情满开都河”集体婚礼将爱情的甜蜜与文明新风相结合,“霍拉山之夜”星光演唱会用歌声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覆盖老中青不同群体。群众在参与中不仅感受节日的欢乐,更深刻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涵义,自觉践行“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价值追求。
和硕县结合“沙漠+文旅”特色,打造“沙漠露营音乐会”,绚烂烟花与变幻的无人机编队交织出“大美新疆”“功勋马兰·多彩和硕”等壮丽图景,动感音乐与大漠星空相映成趣。这场融合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与科技之智的活动,让群众在浪漫氛围中读懂“追求美好、共享幸福”的七夕内涵,更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创美好生活的向心力。
集体婚礼树新风:以文明仪式涵养“忠贞相守”的婚恋文明
这个七夕,各县市以集体婚礼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婚俗中的“忠贞”内核与现代文明婚俗相融合,以庄重仪式感传递“以爱为基、以责为要”的婚恋观,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新时代婚恋文明。
轮台县“千年都护·遇见幸福”集体婚礼上,10对新人身着凤冠霞帔、状元袍服,遵循“描眉”“结发”等传统礼仪。“结发为夫妻”的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以具象化的形式传递“一生相守、不离不弃”的婚姻信念,让新人在仪式中读懂婚姻的责任与担当。
尉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家国同贺·情定天山”暨巴州“情系尉犁·妇联有约·会聚良缘”集体婚礼,10对来自不同行业的新人依次完成跨火盆、跨马鞍、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等传统环节,每一个传统环节都被赋予新时代的美好期许;现场快板《新风润尉犁》以朗朗上口的台词抨击高价彩礼陋习,舞蹈《吉祥四季》传递家庭和睦的祝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婚事新办、节俭向善”的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若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的“缘定若羌情溯楼兰”婚礼上,3对银婚夫妇分享“相互包容、共担风雨”的婚姻心得,他们用数十年的相守诠释“忠贞”的真谛。这种“老带新”的模式,让青年新人在聆听中明白婚姻的幸福不在于仪式的奢华,而在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相守,推动“忠贞相守、责任至上”的婚恋观扎根青年心中。
家风传承续温情:以小家“和美”汇聚社会文明“大力量”
围绕七夕“家庭和睦”的核心文化寓意,各县市立足基层阵地,通过传递家风故事、定格温情瞬间等接地气的实践,让“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家风成为涵养社会文明的源头活水,以家庭“小和谐”助力社会“大文明”的提升。
和静县巴伦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家风故事分享会”上,村民们围坐一堂,讲述邻里合力帮困难户种庄稼、子女轮流照料独居老人等真实故事。这些贴近生活的点滴,不仅生动诠释了“文明传家”的内涵,更让互帮互助、孝老爱亲成为村民共识,推动形成“一家有难、邻里相帮”的淳朴民风。
博湖县各乡镇深挖七夕“爱情长久、家庭和睦”的文化内涵,开展公益摄影活动。查干诺尔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开展“定格银发爱情”主题活动,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夫妻拍摄纪念照,同步录制“家风故事”短视频,传递代代相传的持家智慧。这些影像与故事通过文明实践阵地传播,让“勤劳爱家、和睦相处”的家风跨越代际,成为青年一代的生活指南。
且末县搭建“金婚与新婚同台”的交流平台,金婚老人以“日子慢慢熬、心要紧紧靠”的相处之道,为新人送上“用心经营家庭”的真诚寄语。同时,为单身青年打造交友联谊场景,引导青年在择偶时将“家风合拍”纳入考量。这场“老中青”三代人的互动,让“家庭和美”从传统理念变为可感可学的生活实践,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记者 杨柳青 通讯员 安小峰)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