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巴州大地春季农业生产正逐步展开。对于春播期间的重要农作物——春小麦,广大农民朋友要抢抓农时,进行顶凌播种,同时要掌握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及时了解学习农情提示,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俗话说“七分种、三分管”。巴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农药管理科)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春小麦顶凌播种前后,均有相应的技术要点。对此,巴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地进行指导,把科学实用的田管技术带到农民朋友身边。同时,向广大农民朋友发布农情提示:要将播种环节视为重中之重,以严苛标准管控播种质量,力求达成苗全、苗匀、苗壮的良好态势,为小麦茁壮成长筑牢根基。
一、播前准备
播前整地:采用顶凌播种的麦田,应在前一年秋季将地整好,成待播状态。在犁地耕翻后,推荐使用分流式平土机对角整地,提高整地质量。
确定播种期:要抢抓农时完成播种,顶凌早播是关键策略。对于冬前已完成整地并处于待播状态的地块,在当日平均气温稳定维持在2℃~3℃,呈现出午间消融、夜间冻结,中午地表土壤化冻深度达到5厘米时,便可安排机车进地开展播种作业。
计算播种量:采用“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的科学“四定”方法确定播量。在适时播种的情况下,每亩麦田的播种量宜控制在25公斤~28公斤。若播种时间偏晚,可适当增加播量,但每亩最高不宜超过35公斤。
二、播种要求
适宜播深:一般播深控制在3厘米~5厘米,既能避免因播种过深导致种子难以破土,又能避免因播种过浅出现露籽情况。
种肥同播:对于底肥不足的地块,建议选用5公斤左右的磷酸二铵(或同等肥力的复合肥),搭配3公斤硫酸钾肥作为种肥。在操作时,采用肥种分箱分层的方式,将肥料施于7厘米~8厘米的深度,使肥料与种子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烧种。
播后镇压:播后镇压是提升小麦出苗质量、培育壮苗的重要环节。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出苗更为整齐均匀,不仅能够有效保持土壤墒情,还能够增强麦苗的抗旱能力。
三、播后管理
及时补滴出苗水:底墒不足或不匀麦田,应在播种后2~4天内及时补滴出苗水;采用“干播湿出”的麦田需在播后48小时内抢时滴出苗水;含盐碱较重地块,在滴水的同时要加滴腐殖酸水溶肥或盐碱改良剂,3~5天后视墒情可补滴水,以确保出全苗。
合理追肥:春小麦追肥应牢牢把握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这三个关键时期。对于高产田而言,氮肥的施肥时间和用量则需适当后移。
适时化控化除:化控应选在四叶期至拔节初期进行,可采用无人机飞防作业。化除时间应选春麦拔节前进行,拔节后化除易产生药害,可采用拖拉机开展化除作业。(记者 薛云少 通讯员 张子旭)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