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通过这个AI能直观展示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原理,特别适合带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22日,在第四师“科技馆智能体”建设应用培训班的实操课堂上,巴州科协参训人员与授课专家交流基层科普场景的应用思路。
当天,巴州科协选派的3名骨干人员,与来自兵团各师市及自治区的50余名科普工作者一道,在可克达拉市开启了聚焦智能科普技术的“充电”之旅。
此次培训摒弃传统“单向授课”模式,采用“理论精讲+案例研讨+上手实操”的沉浸式教学,从“科技馆智能体”的底层搭建逻辑,到智能互动设备的调试使用,再到AI科普资源的本地化开发,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实操任务。
在AI科普资源开发分组练习中,巴州参训团队结合本地特色,尝试将“库尔勒香梨种植技术”“博斯腾湖生态保护”等内容融入虚拟场景。在AI科普问答系统实操环节,大家针对基层常见的“农业技术咨询”“防灾减灾知识查询”等需求,共同梳理出200多个高频问题,完善智能问答数据库。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3天,由经验丰富的科技馆技术专家授课,内容涵盖智能科普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用技巧。通过此次培训,将助力更多基层科普工作者推动智能科普技术在科普大篷车、乡村科普馆、校园科普阵地中落地生根,让科学知识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记者 周海霞 通讯员 欧音比力克)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