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小朋友和家长认真制作掐丝珐琅作品。(记者 赵爽 摄)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库尔勒文化馆推出“中秋月·故乡情”非遗掐丝珐琅亲子体验活动,以指尖非遗传承文化记忆,让亲子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文化温度。
活动当天,库尔勒文化馆内,20余组亲子家庭围坐桌前,认真聆听工作人员介绍中秋的习俗,在互动游戏中了解古人祭月、赏月的传统礼仪。“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制胎、掐丝到点蓝、烧蓝,每一步都考验耐心。”手工制作环节,工作人员一边讲解珐琅的工艺,一边手把手教学,从铜丝裁剪、弯曲造型,到胶水固定、彩砂填色,细致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技巧。
桌台上,各色铜丝被弯成玉兔、桂花、月亮等中秋元素,五彩斑斓的彩砂填充出层次分明的图案。原本普通的底板,在亲子协作下渐渐变得精致起来。“这次和爸爸一起做掐丝珐琅作品,不仅学会了手艺,还深入了解了中秋习俗,特别有意义。”9岁的李威廉说。
活动现场,不少家庭带着成品拍照留念,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掐丝珐琅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庆祝‘双节’,我们不仅要有节日的‘仪式感’,更要有文化的‘内涵感’。我们推出非遗亲子体验,就是希望为家庭提供一种全新的文化过节选择。让亲子在共同动手制作传统手作时,感受文化魅力,让这份独特的体验,温暖我们的团圆时光。”库尔勒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副馆长马玉梅说。(记者 赵爽)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