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工信局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要。2020年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总目标,按照自治州党委的部署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实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为确保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全面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一、重点做好煤、气、油、运的保障协调
大力抓好煤炭、天然气、铁路运输等要素协调工作。充分认清可能出现的煤炭供应趋紧态势,高度重视今冬明春煤炭保供、天然气协调工作,未雨绸缪,认真落实《关于提前做好今冬明春煤炭储备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煤炭储备旬报制度,督促重点企业做好储煤工作。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快邢美矿业年产120万吨煤炭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出煤。抓好天然气协调争取工作,加强与中石油销售新疆分公司、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的协调,督促天然气大户签订供销合同,尽最大努力为用气大户争取用气缺口指标。积极与自治区油区办协调,协调落实沥青企业用油指标,保障沥青企业正常生产。加强与自治区运行局、库尔勒铁路货运中心联系,加强煤炭外调、季节性工业品外运顺畅工作力度。
二、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服务和协调
一是强化运行监测,力争实现目标。准确把握重点企业运行总体趋势,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协调、指导、解决好企业资金、用工、市场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二是进一步强化调度协作,主动及时沟通,积极支持和帮助企业完善手续;加强部门互动协作,信息共享,深入新开办企业走访、了解情况,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加强52个增长点、48家提能达产、48家升规入统企业的协调服务。三是各县市、各园区要发挥主体责任,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对每个增长点、提能达产、升规入统企业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月报送工作推进情况。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着力抓好天成西域25万吨钢管制造智能生产线、利泰丝路智能化纺纱三期、晨光生物植物综合提取、邢美矿业年产120万吨煤炭等重大项目推进服务工作。积极推进400万吨油煤共炼、120万吨PTA、150万吨PET、60万吨乙烷制乙烯建设,延伸化纤产业,与纺织产业紧密融合。尽快盘活东辰工贸30万吨煤制甲醇、聚芳高科新材料项目投产和保利深蓝、天源化工及尉犁县纺织企业恢复生产工作,力促轮台龙泰改性沥青、塔星沥青二期、昆仑聚能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宇航科技探空火箭实验中心、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观测基地项目、子午工程二期库尔勒站项目建设。加快中泰昌达生物质面料、昆昱达纺织、西北袜业产业园、河北智阳纺织手巾城及罗布麻纤维、天丝等项目前期工作,拓展纺织产业链条。
四、采取有力措施扭转纺织行业生产下滑局面
一是抓住康平纳、汇同泰投产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吸引周边地区有印染需求的企业与其合作,增加订单,释放已有产能;加大印染下游产业招商力度,加速延伸产业链。二是抓好尉犁县纺织税票案的审理进度。税务、公安要加强沟通协调,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能结案的尽快结案,暂时不能结案的要提出解决办法;对已结案的企业,尉犁县政府、工业园区要想方设法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三是加大织造、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等生产环节的招商引资力度,延生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
五、突出五大发展新理念
认真落实州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的《自治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5行动方案》,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努力扩大我州制造业规模,培育制造新兴业态,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按照中纺院编制的《巴州纺织服装产业规划》(2019—2023年),进一步明晰产业方向,落实重点任务,培育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聚集,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
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严格准入标准,落实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的政策,严禁承接落后产能。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化发展。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将绿色发展思想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业绿色发展模式,提升我州绿色产业总体水平;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做好重点产品能效、水效对标工作,对未达标企业实施整改,降低能耗、物耗及环境影响;紧盯整改不放松严格落实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相关工作任务。
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重点围绕石油石化、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重点关联企业,上门招商,驻点招商,落实达成的招商意向,积极跟踪对接,力争早签协议、早落地。
八、落实好“放管服”措施
持之以恒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抓好减税降费、纺织行业财政补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和涉企保证金清理等工作。通过创新服务手段,强化政策措施,提升发展环境等手段,帮助企业稳步发展;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营造调结构、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用足用好现有各项政策,提升企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