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委员王勇同志关于“扎实推进2016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巴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以要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全面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八县一市,面积48万平方千米,地名条数多,类别分类复杂,语音审定难度大,地名普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特别是地名普查外业信息采集工作,为自治州“二普办”工作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临茫茫戈壁、沙漠高原,是退缩还是挑战,是勇往直前还是坐以待毙,对每一位普查员都是严峻的考验。
针对巴州的实际情况,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战前动员会,要求每一位普查员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把“二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严肃工作纪律,突出工作重点,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义无反顾的开赴“二普”工作第一线。普查员纷纷表示:“组织既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决不会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再苦再累,决不退缩,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为巴州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白天奔波在茫茫戈壁滩上,任凭风沙吹打,针对每一条地名进行核实论证,每一个地方都要走到,决不遗漏。车辆不能通行,就骑马去,有一位普查员从马背上摔下来,大家惊讶的目光望去,她也只是微微一笑说“我的命大胡达不收我”。对比较险峻的地方,马不能骑的就徒步去,任凭地势有多么险峻,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进行一线普查后,他们风尘仆仆的回到办公室,进行紧张的内业整理工作。晚上凌晨3点、4点、6点普查办公室的灯还是亮的,就是这灯光在陪伴着他们整理数据,转、标绘工作图。每逢佳节期间,有谁不想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而他们总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在“二普”的第一线。
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热忱、拼搏、奉献,目前,巴州已有7个县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完成地名普查20000余条。装订造册业务类档案140余卷,文书档案30余卷,成果类档案140余卷,完成新旧图对比1800幅,标准化处理地名420余条,地名用字读音审定140条,标绘工作图900幅,召开群众座谈会80余次,实地测量地名1万8千点,采集多媒体信息4万8千余条,形成照片档案28册,设置地名标志牌4万5千余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巴州“二普办”将严格落实推进普查工作,结合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不规范地名的清理整治工作,立足文化保护,强化质量意识,让社会各界早日使用到实实在在的地普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