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职情况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持续抓紧抓实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局党组“第一议题”。自觉参加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培训,组织参加西北政法大学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自治区党校全面深化依法治疆专题研讨班学习2次,赴甘肃省嘉峪关市考察化解矛盾纠纷经验。主持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6次,举办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法治建设培训班11次,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本领。
(二)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州。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坚持把全面依法治州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首要任务,动态调整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向州党委提请召开依法治州委员会、专题述法、法治督察会议3次。统筹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及其四个协调小组会议6次,研究破解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领域突出矛盾和症结,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持续完善党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聚焦全面依法治州重点工作,围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目标任务,制定自治州贯彻落实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任务分工方案、法治政府、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法治督察、法治为民办实事等配套举措24个,推动完成“一规划两纲要”任务287项,占比91.4%,法治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三)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在全疆率先刻制州、县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指导县市配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员112名,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3个,选聘25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实现监督力量全覆盖。稳妥推进乡镇(街道)赋权,25个乡镇对32项处罚事项全部承接,75个乡镇(街道)部分承接,确保基层执法“接得住”。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认真落实行政复议规则制度和行政复议集体办案责任制,聘请行政执法单位法治力量、政府法律顾问和社会代表,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供指导、帮助和咨询意见,高质量受理行政复议申请323件,制发行政复议决定书268份、意见书11份,履行率100%。
二、亮点工作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深化“法治体检”,落实“万所联万会”法律服务机制,17家律师事务所236名律师参与助企纾困工作,编印服务手册555册,审查合同3619件、提供法律建议3253条,查找法律风险点21个,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涉法风险。依法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召集80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5次,决定废止85件、修订12件,做实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二)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96个、服务室584个,实现州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升级版的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平稳运行,办理司法鉴定2829件、仲裁190件、公证3.6万件、涉外案件456件,有效维护基层群体合法权益。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40件,法律帮助案件2422件,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9836件,不断增强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效益。和静县司法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三)全民守法普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制发自治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履职报告评议工作方案,充分利用“法治讲堂·逢九必讲”平台学习宪法法律900余场次。紧盯青少年普法教育重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配备法治副校长520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和宣传教育活动6857场次,受众师生40余万人次。狠抓基层群众教育这个根本,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遴选培养“法律明白人”1899名。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自治区级6个、自治州级22个,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盯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把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明细化、任务台账化,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巴州、平安巴州作出新贡献。
(二)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建好用好自治州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维护法治统一。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已经下放乡镇、街道的行政执法事项组织开展专项调研评估工作,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及时予以调整。
(三)是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研究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结合巴州和企业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咨询意见,不断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质量,增强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