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下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 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19日-8月25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6-2108812 通讯地址:库尔勒市石化大道55号,邮编841000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听证权利告知 | 公众反馈意见和联系方式 |
1 | 塔里木油田巴州若羌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 若羌县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在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中要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施工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避免项目建设对周围土壤、植被产生不良影响。若施工过程中占用林草地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升压站应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开挖土方苫布遮盖,施工区定期洒水降尘;运输车辆严禁超载,限制车速,运输时采用篷布遮盖;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落实防沙治沙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采取平整压实处理,并因地制宜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避免水土流失。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严禁在大风天气施工,施工过程采用洒水抑尘、设置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无组织排放。营运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排放浓度达到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排放浓度2.0mg/m3限值要求。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营运期电池组件清洗废水散排至光伏板底用于场区绿化和农作物浇灌,自然吸收和蒸发,不得外排。生活污水经0.5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场区内绿化,回用水水质应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4275-2019)B级标准要求,冬天定期拉运至若羌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输电线路选用的导线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线路沿线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运营期废设备配件由厂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废旧太阳能组件、废磷酸铁锂电池等交由厂家回收。各类危废收集、贮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就近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六)严格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控制在《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要求;设立电磁防护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带电架构,开展常态化电磁水平监测;输电线路临近附近居民类保护目标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相关标准限值要求;通过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在10Kv/m;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输变电线路,确保满足净空高度,控制地面最大场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加强电磁水平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降低风险事故概率。 (七)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箱式变压器下方建设事故油池,确保事故油污水不会泄漏。事故油池防渗要求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 (八)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表》中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运营期各项环境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中的相关要求,设置标识标牌。 |
无 | 无 | 无 | 杜强0996-2108807 |
2 | 塔里木油田轮台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 轮台县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在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中要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施工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避免项目建设对周围土壤、植被产生不良影响。若施工过程中占用林草地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升压站应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开挖土方苫布遮盖,施工区定期洒水降尘;运输车辆严禁超载,限制车速,运输时采用篷布遮盖;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落实防沙治沙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采取平整压实处理,并因地制宜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避免水土流失。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严禁在大风天气施工,施工过程采用洒水抑尘、设置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无组织排放。营运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排放浓度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排放浓度2.0mg/m3限值要求。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营运期电池组件清洗废水散排至光伏板底用于场区绿化和农作物浇灌,自然吸收和蒸发,不得外排。生活污水经0.5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场区内绿化,回用水水质应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4275-2019)B级标准要求,冬天定期拉运至轮台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输电线路选用的导线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线路沿线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运营期废设备配件由厂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废旧太阳能组件、废磷酸铁锂电池等交由厂家回收。各类危废收集、贮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就近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六)严格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控制在《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要求;设立电磁防护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带电架构,开展常态化电磁水平监测;输电线路临近附近居民类保护目标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相关标准限值要求;通过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在10Kv/m;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输变电线路,确保满足净空高度,控制地面最大场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加强电磁水平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降低风险事故概率。 (七)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箱式变压器下方建设事故油池,确保事故油污水不会泄漏。事故油池防渗要求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 (八)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表》中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运营期各项环境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中的相关要求,设置标识标牌。 |
无 | 无 | 无 | 杜强0996-2108807 |
3 | 塔里木油田轮台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 轮台县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在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中要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施工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避免项目建设对周围土壤、植被产生不良影响。若施工过程中占用林草地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升压站应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开挖土方苫布遮盖,施工区定期洒水降尘;运输车辆严禁超载,限制车速,运输时采用篷布遮盖;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落实防沙治沙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采取平整压实处理,并因地制宜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避免水土流失。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严禁在大风天气施工,施工过程采用洒水抑尘、设置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无组织排放。营运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排放浓度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排放浓度2.0mg/m3限值要求。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营运期电池组件清洗废水散排至光伏板底用于场区绿化和农作物浇灌,自然吸收和蒸发,不得外排。生活污水经0.5m3/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场区内绿化,回用水水质应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4275-2019)B级标准要求,冬天定期拉运至轮台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输电线路选用的导线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线路沿线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运营期废设备配件由厂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废旧太阳能组件、废磷酸铁锂电池等交由厂家回收。各类危废收集、贮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就近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六)严格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控制在《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要求;设立电磁防护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带电架构,开展常态化电磁水平监测;输电线路临近附近居民类保护目标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相关标准限值要求;通过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在10Kv/m;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输变电线路,确保满足净空高度,控制地面最大场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加强电磁水平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降低风险事故概率。 (七)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箱式变压器下方建设事故油池,确保事故油污水不会泄漏。事故油池防渗要求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 (八)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表》中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运营期各项环境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中的相关要求,设置标识标牌。 |
无 | 无 | 无 | 杜强0996-2108807 |
4 | 策探1井(勘探井)钻井工程项目 | 轮台县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临时占地范围,对施工区域内的临时占地合理规划,避开野生植被及保护植物较丰富的区域,减少对周围土壤、植被的影响。严禁随意丢弃污染物,严禁施工人员捕猎野生动物。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地貌原状,减少水土流失。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定,不得对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造成影响。施工期应加强施工管理,科学合理施工,维护植物的生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杜绝对工程用地范围以外林地的不良影响,并通过“人工撒播+表土回覆”等措施,促进植被恢复。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加强施工场地环境管理,采用洒水抑尘、物料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建筑材料和垃圾运输车辆应遮盖严密,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并按照固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合理安排发电机使用时间,燃烧废气排放满足《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的要求和《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36886–2018)相关要求。完井测试废气通过管线引至放喷池燃烧,测试放喷科学测算放喷时间,减少天然气点火放空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无组织废气排放管理,确保井场四周污染物浓度须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中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井场无组织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执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中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标准限值要求。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钻井废水与钻井泥浆、钻井岩屑一同在井场泥浆罐内暂存,根据产生情况转运至轮南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置;喷淋废水拉运至轮南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置;酸化压裂返排液收集在专用废液收集罐,委托塔里木油田富源区块钻试修废液处理站进行处理,在塔里木油田富源区块钻试修废液处理站未运行或处理能力不足时,则拉运至轮一联合站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井场撬装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水质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4275–2019)表2的C级标准,用于荒漠生态绿化。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加衬弹性垫料和安装消声装置,在管理和作业过程中平稳操作,避免特种作业时产生非正常的噪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和要求。泥浆采用“泥浆不落地”工艺收集,排入泥浆罐循环使用,完井后拉运至下一口井再利用;膨润土体系废弃钻井泥浆及岩屑排入膨润土岩屑池干化,经检测达到《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 3997–2017)标准,后用于井场平整;聚磺体系废弃钻井泥浆及岩屑在井场环保罐暂存,定期转运至轮南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置,处理达标后还原土满足《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综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同时石油烃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要求(石油烃<4500mg/kg)后用于铺垫油区内的井场、道路或综合利用。撬装式污水处理站污泥经脱水装置脱水后,经收集、合规暂存,定期送至轮南固废填埋场。生活垃圾及废包装等,定期清运至轮南固废填埋场。废机油、废防渗材料及废烧碱包装材料、油基废钻井岩屑和泥浆(备用)属于危险废物,由专用容器收集后在井场外东南角设置1座撬装式危废贮存库或油基泥浆暂存罐,由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理,危废贮存设施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设计。 (六)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的相关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危废贮存设施防渗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严防废水下渗对项目区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七)加强放射源防控,严格落实《报告表》中的放射源管控措施。按要求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范进行放射源运输、使用及暂存,防止出现放射源事故。 (八)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表》中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各项环境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九)严格执行各类环境管理制度,切实落实防止井喷、柴油储罐泄漏、放射源事故等各项措施。完井后清理放喷池等临时占地设施的防渗层,并覆土恢复原状。测试完井后,如在测试放喷过程中发现油气资源具有开采价值,则需要换装井口装置,同时修建防护墙保护井口装置,生产井另行履行环评手续;如无开发价值,需用水泥固封,同时用铁质保护罩保护井口装置,其余设施将拆除、搬迁。钻井液材料将全部进行回收,不得遗弃在井场。项目施工全过程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督工作,并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监理报告,将环境监理报告纳入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内容。 (十)本环评批复仅适用于工程钻试期。钻试结束后即封井或转为开发井,开发井须另行组织区块及开发井环境影响评价。 |
无 | 无 | 无 | 米拉迪力·买买提 0996-2108812 |
5 | 巴州若羌吾塔木乡2万千瓦乡村振兴分散式风电示范项目 | 若羌县 | 若羌曙辉启航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施工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避免项目建设对周围土壤、植被产生不良影响。若施工过程中占用林草地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开关站应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开挖土方苫布遮盖,施工区定期洒水降尘;运输车辆严禁超载,限制车速,运输时采用篷布遮盖;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落实防沙治沙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采取平整压实处理,并因地制宜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避免水土流失。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严禁在大风天气施工,施工过程采用洒水抑尘、设置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无组织排放。焊接烟尘经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处理后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进入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 4275-2019)表2中C级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后用于荒漠灌溉。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输电线路选用的导线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线路沿线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运营期废设备配件由厂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暂存于危废贮存库,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废旧风电叶片交由专业单位或厂家回收。各类危废收集、贮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就近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六)严格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控制在《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要求;设立电磁防护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带电架构,开展常态化电磁水平监测;输电线路临近附近居民类保护目标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相关标准限值要求;通过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在10千伏/米;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输变电线路,确保满足净空高度,控制地面最大场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加强电磁水平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降低风险事故概率。 (七)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箱式变压器下方建设事故油池,确保事故油污水不会泄漏。事故油池防渗要求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 (八)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表》中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运营期各项环境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中的相关要求,设置标识标牌。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
6 | 东方电气若羌100万千瓦风电项目 | 若羌县 | 若羌东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施工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避免项目建设对周围土壤、植被产生不良影响。若施工过程中占用林草地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变电站应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对易扬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土石方进行苫盖;优化项目施工方案与作业时序,合理设计基础沟渠开挖回填,多余土方用于作业带土地平整,严禁随意堆放。严格管理施工车辆,禁止车辆偏离道路行驶,碾压草地。加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落实防沙治沙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采取平整压实处理,并因地制宜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避免水土流失。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严禁在大风天气施工,施工过程采用洒水抑尘、设置围挡、防风抑尘网等措施减少施工粉尘无组织排放。营运期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后,通过排烟管道引至食堂楼顶排放。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废水经收集池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和道路降尘洒水;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 4275-2019)表2中C级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后,用于项目区绿化。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施工期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运营期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线路选用的导线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线路沿线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五)严格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施工建筑垃圾运至住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运营期废设备配件由厂家回收利用;沾油抹布、废蓄电池、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处置。报废风电叶片交由专业单位或厂家回收处置。各类危废收集、贮存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撬装式污水处理池产生污泥、合规暂存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就近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六)严格落实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局站内电气设备及配电装置。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控制在《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要求;设立电磁防护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带电架构,开展常态化电磁水平监测;输电线路临近附近居民类保护目标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相关标准限值要求;通过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时,确保架空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电场强度控制在10千伏/米;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工电磁环境安全教育,在巡检带电维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员暴露在电磁场中的时间。 (七)严格落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箱式变压器下方建设贮油坑,确保事故油污水不会泄漏。贮油坑防渗要求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规定。 (八)加强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严格落实《报告表》中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运营期各项环境监测,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中的相关要求,设置标识标牌。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
7 |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巴州石油分公司轮台基地加油站改造项目 | 轮台县 |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巴州石油分公司 | (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低速慢行,不得超载,易起尘物料在运输、存放时加盖遮盖物。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柴油并加强机械、车辆的维护;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卸油、贮油、加油过程中少量无组织油气(非甲烷总烃)及汽车尾气。加油区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卸油系统+加油系统自带油气回收系统回收利用,严格控制非甲烷气体无组织排放量,确保厂界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及《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要求。汽车尾气主要采取厂区绿化等措施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洗车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洗车工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进入污水管网,定期拉运至进入轮台县城镇污水厂处理。 (三)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对各类设备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四)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建筑垃圾统一拉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建筑垃圾填埋点处置;运营期油罐清洁工作定期委托站外单位承包,清罐污水由作业方直接运至协议危废处置单位处置,不在站区暂存。废润滑油集中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和贮存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并建立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与危废管理计划;含油手套、抹布、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拉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五)地下储油罐周围必须设置防渗漏检查孔或检查通道,储油罐修建防油堤,防止成品油事故渗漏造成环境污染。储油罐和防油堤内外表面、油罐区地面及输油管线外表面必须做防渗防腐处理。 (六)严格按照环评报告表制定的风险评价内容,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加强对站区管线、储罐、储气瓶组及设备的日常巡护检查,设置相应警示标志、防雷电和防静电设备、报警装置,工作人员穿着防静电服或棉织品工作服,保证环保投入、措施到位,减少环境事故风险。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培训,明确环保责任人,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
8 | 2025年危旧桥梁改造项目G216线K1313+592处策大雅大桥改造工程 | 库尔勒市 | 新疆中巨力石油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 | (一)你单位自愿采取告知承诺方式实施行政审批,已经知晓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告知的全部内容,并能满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告知的条件,承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义务,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二)提交材料情况 1.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审批申请表(纸质、电子版PDF格式各1份);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电子版PDF格式1份); (三)你单位承诺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建设。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
9 | 新疆若羌县卡南铜金多金属矿勘探
曼达勒克山一带铜金多金属矿详查 硝家普铜金多金属矿勘探项目 |
若羌县 | 巴州天山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项管理要求。合理设计实施方案,在作业区范围内进行勘探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勘探范围,在探矿权许可证有效期内进行勘查。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勘探过程中,减小对探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控制施工占地面积、规定行车路线、限制人为活动范围,不得随意开辟便道,涉及草地周边施工方案、临时用地布设,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确需占用的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及时拆除各类建筑物并妥善处置废弃物,确保探矿活动区生态环境不受到显著人为干扰。 (三)严格落实各项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工程占地和施工场地,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柴油发电机废气严格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式(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1014-2020)相关要求;钻探、挖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必须洒水抑尘;开挖土方石集中堆放并加盖苫布降尘;运输车辆加强管理、控制车速、路面洒水抑尘,柴油发电机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厂界四周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四)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钻探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4275-2019)表2中C级标准后用于荒漠灌溉。 (五)严格控制噪声和振动影响,落实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对各类设备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 (六)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钻探产生的临时土石方回填;岩芯保存于岩芯库;废土石在作业点附近临时堆放,勘探结束后统一回填处理;钻井泥浆固化后用于勘探区回填平整;钻屑用于回填钻孔;废包装物、废防渗膜交由专业单位或厂家回收处置;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交由周边农户作为农肥消耗;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
10 | 新疆和静县夏资和堤沟东铜矿帕勒特瓦日克沟铜矿 呼噜哈其沟铜矿勘探项目 | 和静县 | 和静县西伯雅罕矿业有限公司 | (一)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项管理要求。合理设计实施方案,在作业区范围内进行勘探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勘探范围,在探矿权许可证有效期内进行勘查。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勘探过程中,减小对探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控制施工占地面积、规定行车路线、限制人为活动范围,不得随意开辟便道,涉及草地周边施工方案、临时用地布设,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确需占用的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及时拆除各类建筑物并妥善处置废弃物,确保探矿活动区生态环境不受到显著人为干扰。 (三)严格落实各项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工程占地和施工场地,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柴油发电机废气严格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式(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1014-2020)相关要求;钻探、挖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必须洒水抑尘;开挖土方石集中堆放并加盖苫布降尘;运输车辆加强管理、控制车速、路面洒水抑尘,柴油发电机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厂界四周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四)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钻探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进入防渗化粪池处理后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654275—2019)表2中C级标准用于项目周边绿化。 (五)严格控制噪声和振动影响,落实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对各类设备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六)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钻探产生的临时土石方回填;岩芯保存于岩芯库;废土石在作业点附近临时堆放,勘探结束后统一回填处理;钻井泥浆固化后用于勘探区回填平整;钻屑用于回填钻孔;废机油、柴油桶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等有关要求,定期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化处置,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交由周边农户作为农肥消耗;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
11 | 新疆和静县古勒扎艾肯北一带铜矿勘探项目 | 和静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塔城地质大队 | (一)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项管理要求。合理设计实施方案,在作业区范围内进行勘探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勘探范围,在探矿权许可证有效期内进行勘查。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勘探过程中,减小对探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控制施工占地面积、规定行车路线、限制人为活动范围,不得随意开辟便道,涉及草地周边施工方案、临时用地布设,应在开工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确需占用的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依法履行占用手续和采取补偿措施,及时拆除各类建筑物并妥善处置废弃物,确保探矿活动区生态环境不受到显著人为干扰。 (三)严格落实各项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工程占地和施工场地,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柴油发电机废气严格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式(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1014-2020)相关要求;钻探、挖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必须洒水抑尘;开挖土方石集中堆放并加盖苫布降尘;运输车辆加强管理、控制车速、路面洒水抑尘,柴油发电机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厂界四周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四)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钻探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村庄平房,生活污水依托现租赁民房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进入巩乃斯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五)严格控制噪声和振动影响,落实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局,对各类设备噪声源采取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六)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理。钻探产生的临时土石方回填;岩芯保存于岩芯库;废土石在作业点附近临时堆放,勘探结束后统一回填处理;钻井泥浆固化后用于勘探区回填平整;钻屑用于回填钻孔;废机油、柴油桶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等有关要求,定期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化处置,并严格执行危废环境管理计划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无 | 无 | 无 | 马倩0996-2108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