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属各单位:
根据州安委会《关于印发自治州全面做好“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巴安办〔2019〕72号)文件要求,为确保国庆期间全州文体广电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稳定,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现将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全面做好“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各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属各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专项治理行动方案9月15日、总结10月12日前上报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联系人:范夕欣 张建刚
联系电话:0996-2037369(兼传真)
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19年9月2日
附件:
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行业全面做好“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方案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为扎实做好自治州文体广电和旅游行业国庆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制定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行业全面做好“防风险、保安全、迎大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引领,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抓好文体广播电旅游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控安全风险,严打违法行为,做到领导责任全覆盖、问题整改全覆盖、督查问责全覆盖,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各类事故,为国庆期间创造平稳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突出行业重点领域
各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属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立即在辖区行业范围内对各类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检查,做到清理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整改到位、不走形式过场,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单位要一律关停,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一)加强旅游安全监管
加强对景区、景点、各类游乐设施、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游船、快艇、低空飞行器、区间车、沙漠车、马、骆驼等游客运载工具,攀岩、蹦极、射击等旅游项目和大型游艺机等设施设备安全状况、维护保养和持证运行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以及人员资质、培训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对达不到安全要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景区和场所,要立即停业,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合格或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坚决不准营业。要控制好旅游、游乐场所高峰时段游客流量,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
(二)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
加强对星级饭店、影剧院、网吧、游戏厅、歌舞厅、游泳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彻底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消防设备完好,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要坚决停产停业整改。要认真做好节日期间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严格报批程序,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坚决防范群死群伤事故。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工作
狠抓防震减灾工作,抓好景区、景点对洪水、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特别要抓好洪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确保游客出行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上来,统一到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和局党组安全生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对于推进解决当前文体广电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补齐短板不足,强化安全生产事故防控的重要作用,认真研究谋划,贯穿全年工作始终,贯穿各项环节过程,精心组织实施,以平稳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二)强化组织领导力。加强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治理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自治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要求,完善治理措施。定期分析研判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专项治理进展情况,查实找准问题,校正治理措施,提升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的实效。
(三)有效管控治理风险隐患。加强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安全风险管控,督促企业建立风险管控制度,落实风险管控责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要聚焦重点环节安全隐患,督促企业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要求,闭环整改、全面清零。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实行分级挂牌督办,严格治理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确保重大隐患清零到位。
(四)严格监管执法。在专项治理中,要严格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严格执法十项措施》,上限处罚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停产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单位,曝光典型案例,联合惩戒安全生产失信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切实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五)营造强劲声势。组织主流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短信、网络媒体作用,开辟专题专刊专栏,加强舆论引导,为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治理造势。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并落实举报奖励政策,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支持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六)强化应急值守。认真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落实。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做到一旦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置和救援。对于紧急突发事故,主要领导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科学决策,靠前指挥,妥善处置,努力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舆情应对,维护社会稳定。要保持安全生产信息渠道畅通,全面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坚决杜绝迟报、谎报、瞒报事故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