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巴州审计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从精准规划、专业赋能、多元协同三方面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审计计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健推进保驾护航。
一是聚焦重点,科学规划审计项目。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导向,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科学规划审计项目。一方面,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政策法规和资金流向,精准确定审计重点。如,针对乡村特色产业扶持资金,审计重点将关注资金分配是否合理、使用是否高效,确保每一笔资金精准投入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结合实际,突出对本地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的审计。如,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等项目进行专项审计,深入了解项目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强化培训,提升审计能力。高度重视审计人员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审计队伍专业能力。强化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农业产业知识、生态环保法规等专题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同时,鼓励审计人员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审计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协同,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积极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有效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在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各部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审计项目计划与各部门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相契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共同开展现场检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审计结果共享机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督促其整改落实,实现审计监督与行业监管的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