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州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按照《2024年自治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优化市场准入,落实“非禁即入”。一是企业开办更加便捷。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平行推送、实时共享”方式,实现企业登记1日办结,企业登记、银行开户、公章刻制等多部门材料一次提交,业务同步办理,新设立企业2.9万户。二是落实企业简易注销。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注销公告时间从45天压减至20天,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1768户。三是全面推广电子营照应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部门、跨领域融合应用,通过信息共享复用、互信互认,实现经营主体身份在线“一次验证、全网通用”,电子营业执照替代率达96%。截至目前,全州各类经营主体达17.2万户,同比增长6%。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信用信息归集。一是做好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将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24.78万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结果等信息归集后向社会公示,强化信用约束、社会监督。二是持续完善“一单两库”建设。组织各成员单位动态更新抽查事项,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17万户,动态分类完善执法人员库2120人,实现检查对象精准抽取,抽查事项与执法检查人员精准匹配。三是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覆盖,强化部门协同监管,不断提高监管质效,减轻企业负担,全州共开展双随机抽查1500余次,检查计划和结果公示率达100%,巴州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连续4年在全区名列前茅。四是实施信用风险差异化监管。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全州17万户经营主体进行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市场主体的检查次数减少71%。
三、强化依法行政,维护公平竞争。一是规范执法行为。细化《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定《巴州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定》,破解“类案不同罚、过罚不相当”问题。加强智慧执法案卷评查,推进执法办案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二是加大规范涉企收费力度。持续清理违规涉企收费,对行业协会商会、水电气暖等1320家企业开展重点检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案件76件,罚没退金额3560万元,为企业减轻负担2509万元。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积极推动立法保护和标准管理工作,巴州出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红枣产业促进条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香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巴音郭楞受理窗口”于2021年启动运行,为企业提供就近服务,受理商标申请424件。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查办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案件266件,罚没款226.16万元。四是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全州累计审查存量增量政策措施3616件,废止和修改违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28件,协助州直单位审查48件,提出修改建议129条,及时纠正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四、深化消费维权,守护群众利益。一是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建立12315投诉举报“科室指导+属地办理”双牵头工作机制,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42家,动态培育放心消费承诺经营主体1061家,线下7日无理由退货经营主体439家。全面缩短投诉初查和办结反馈时间,减少消费纠纷积压,提振消费信心。全州受理消费投诉31049件,挽回经济损失1400万元。二是构建维权共治格局。完成州县两级10个消费者协会换届工作,发展ODR企业101家,持续提升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效能,解决消费纠纷629件,逐步形成企业履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部门协作为一体的消费维权共治格局。三是加强12315数据分析。依托全国12315平台,围绕消费维权突发、高发性问题,开展分析研判,梳理苗头性热点问题,每月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全州市场监管工作精准发力提供支撑。
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