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于强噪声作业环境中的工人可能面临着职业性噪声聋的潜在风险。噪声性听力损失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生产安全。
巴州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一起来您了解下职业噪声聋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性噪声聋的危害
职业性噪声聋是法定职业病之一,是由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
煤矿、建筑业及某些制造业平时作业中,机器设备的运行、爆破作业、运输系统、通风设施等都会产生大量噪音。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会对耳朵的听力产生难以回逆的损害,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痛眩晕、注意力分散,还可能造成高血压、失眠、食欲下降、胃溃疡、生殖功能紊乱等全身性健康危害。
听力受损的工人在作业中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周围的警告信号或同事的喊声,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如何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1、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防护意识,教授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对听力检测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对于存在听力损害的员工,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及时治疗。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限制噪声接触时间。应按国家标准为作业人员配备耳塞、耳罩。噪声强度很大时,需要将耳塞和耳罩合用,使作业人员听觉器官实际接触的噪声低于85dB(A),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听力。
合理规划作业安排,减少在噪音高峰时段的工作,采取轮班制,避免同一工人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定期休息,让耳朵得到适当的恢复。
3、降低噪音源强度,控制噪声传播范围。尽量使用低噪音机械设备,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机械,优化作业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高噪音的产生。维护与管理噪声控制设备,减少噪音的传播。
职业性噪声聋是需要企业和个人都重点关注的职业健康问题,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减少职业性噪声聋对工人身体健康的伤害,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共同筑建安全生产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