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州市场监管局聚焦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中心任务,深入贯彻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信用修复一件事”为抓手,积极推行“网上办”、“分类办”、“一次办”、“提醒办”,奏响信用修复“协奏曲”,助力经营主体“减负快跑”,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简化流程“网上办”。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行信用修复全程网上办理。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用修复指南,逐帧详细展示在线申请信用修复流程,并公布业务咨询电话,链接相关文书模板,让经营主体足不出户、一键申请、即申即办。
二是精准服务“分类办”。针对涉及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的不同情况,按照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信息等不同类别,梳理申请信用修复的最短时限和办理条件,通过微信公众号广而告之,支持经营主体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提前停止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对受到行政处罚的失信经营主体,坚持“两书同达”,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对已达到最低信用修复期限的失信经营主体,以点对点打电话、发信息等形式进行信用修复提醒;对已经履行完法律义务且达到法定公示期限的经营主体,实行免申自动修复;对暂无法联系的失信经营主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喊话,引导其履行法定义务、主动信用修复。
三是全网修复“一次办”。坚持“信用修复一件事、一次办”,打通部门壁垒,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展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信息修复全程网办、一次办结的同时,协助失信经营主体在“信用中国”等官方公示平台同步完成信用修复,让经营主体实现一次申请、全平台协同修复。
四是包容审慎“引导办”。持续开展守法诚信宣传活动,主动靠前指导,编印1.4万份宣传手册,对涉及经营主体的信用合规事项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提醒经营主体守法经营、自觉规避失信风险;深化信用提升行动,实行经营异常名录缓冲期管理和公示信息抽查容错制度,审慎列严列异,对无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或仅受到警告行政处罚和通报批评的经营主体,不予进行失信公示;对双随机抽查中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督促其及时整改纠错,化解失信风险。
今年以来,巴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指导23户企业、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128户个体工商户履行年报义务后,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取消经营异常标记;指导1户企业在履行完法律义务、作出守信承诺后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