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州市场监管局聚焦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深化信用提升行动,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助企“增信减负”,取得积极成效。
“零见面”办理。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操作指南”,明确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行政处罚信息等不同信用修复类型的具体办理条件和网上办理流程,并公布业务咨询电话,链接相关文书模板,让经营主体足不出户、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对申请材料齐全的“即申即办”,全程“零见面”修复。今年以来,已指导47户企业、1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8509户个体工商户履行年报义务后,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取消经营异常标记。
“一站式”服务。编发“加强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手册,开设信用修复“快速通道”,安排专人负责线下信用修复的咨询、办理和信用知识的讲解等,并提供“一对一”指导,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资料发放“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次清”,实现信用修复“一站式”办理。对因未年报而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凡及时补报未报年份报告并公示的,精简办事流程,及时取消经营异常状态、实现信用修复。
“双联动”引导。坚持“管行业就要管信用、管业务就要管信用”,采取线上线下双联动的方式,持续开展“信用助企·守法诚信”宣传活动,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守法诚信宣传教育,引导经营主体拧紧信用“安全阀”,远离违法失信风险。同时,积极推广应用“丝路有信”企业信用码,通过“一码识信用、一码知风险”,引导消费者和企业合作方根据企业信用程度评估消费风险、商业合作风险,切实用市场力量约束企业经营行为,营造用信增信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已发布信用监管法律法规宣传信息三十多则,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守法诚信宣传志愿服务活动2次,入户宣传1800多户次,发放宣传资料近两千份,接受法律咨询500多户次,全州各大商圈、校园周边和旅游景区的一千多户经营主体已注册应用“丝路有信”企业信用码。
“全链条”服务。延伸信用修复服务链,推行“两书同达”,建立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台账,对违法失信经营主体在经受行政处罚、被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时发放信用修复提示函,提前告知信用修复条件、路径和时间,为失信企业标注“红线”、指明“路标”,实现处罚与修复“齐步走”。自实施“两书同达”工作制度以来,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已发放信用修复提示函500余份,引导453户经营主体提前停止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指导3户企业在履行行政处罚义务、作出守信承诺后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护航企业重塑信用、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