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一处高标准棉田,棉花进入结铃期,智能灌溉泵房正在运行,对棉田进行无人化灌溉。(通讯员 汪志鹏 摄)
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
近年来,巴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从大型工程保安澜到小型水利惠民生、从多措并举补短板到统筹全局一盘棋、从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到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从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到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列实践绘就了人水和谐、水润民生的新画卷,为巴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走高效农业节水之路
“示范区建设有自动化滴灌系统13个,控制农田面积9252亩,较常规灌溉节水200立方米/亩、常规滴灌节水60立方米/亩。”日前,在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尔东村高效节水自动化灌溉工程示范区,工作人员在电脑屏幕前查看土壤墒情数据并进行分析研判。
这个示范区实现了农业用水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节水成效明显,是巴州走高效农业节水之路的一个缩影。
从大水漫灌到涓涓细流、从涓涓细流到精量控制、从精量控制到细水长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逐渐成为巴州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2015年,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最初小地块耕作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地。对此,该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深有感触:“费时费力又费水!”
如今,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6万余亩棉田实行加压滴灌节水灌溉模式,一膜两带实现了省水省力。其中,10%的棉田采用“干播湿出”种植技术,每亩地可以省水费50~60元。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水资源十分紧缺。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走出一条高效灌溉节水农业之路。目前,尉犁县农业节水滴灌覆盖率达95%以上。
“干播湿出”播种技术在轮台县也得到广泛推广。2021年,轮台县种植棉花面积达101.4万亩,其中,采用“干播湿出”技术播种棉花面积达9.75万亩。
据介绍,自2014年开始,轮台县已有棉农采用“干播湿出”技术种植棉花,今年采用“干播湿出”技术播种棉花面积30万亩,占全县棉花播种面积的30%,亩均节水可达100~150立方米。
轮台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推手,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截至2021年底,全县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1个,投入资金6.3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3.1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32.24万亩。
近年来,巴州立足全州水资源现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施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耕作和精细化管理,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推广节水增产技术应用,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十三五”以来,全州共计实施高效节水面积197.7万亩。
谋工程蓄水长远之计
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巴州以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构筑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农村水利发展保障体系,有效巩固生态、润泽民生。
位于且末县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首次投入使用,就是巴州水利工程润泽民生的直接体现。
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的投产运营,一改往年且末县群众春灌时节黄沙俱下、灌渠时常堵塞的情况,为农民顺利开展春耕生产提供了便捷和保障。
“往年春灌的时候,河水里都是黄沙,时常会堵塞渠道,让人特别头疼。自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向下游灌区供水以来,水清了许多,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方便。”且末县阿克提坎墩乡先锋村村民杜春明深有感触地说。
自今年3月11日以来,车尔臣河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已为且末县灌区提供225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随着当地政府灌溉保证率的提高,有效解决了下游灌区春旱夏汛秋缺水的灌溉现状。
同样惠及民生的还有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若羌河水库和伯斯阿木水库。
2021年12月,若羌河水库的首台发电机组调试成功顺利投运。若羌河水库工程建成后可为若羌县春灌提供充足的水源,有效改善下游灌区缺水问题,可满足下游8.2万亩良田灌溉,防洪标准也由原来的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有效提高供水保障和防洪能力。
位于和硕县的伯斯阿木水库总投资6亿多元,总库容2488.1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11米。工程建成后,可将清水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现在的1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有效缓解洪水对下游灌区的危害,解决清水河流域灌区季节性缺水问题,保障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伯斯阿木水库投运后,还将围绕水库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势,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上大做文章,最终形成和硕县从北部伯斯阿木水库到南部博斯腾湖胡杨林景区的旅游风景线,推动下游居民发展庭院特色经济,兴办农家乐和牧家乐,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水利项目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大石门水利枢纽建设已基本完工。若羌河水库已进入第三阶段蓄水试运行,预计年底前具备并网发电条件。轮台五一水库已完成发电及导流泄洪洞关键部位消缺处理。和硕伯斯阿木水库计划今年年底前择机下闸蓄水。库尔勒市库尔楚水库工程已于今年2月开工。和静县霍尔古吐水电站已于今年4月启动筹建工程……巴州把这些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建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行科学调水惠民之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巴州以供水为着力点,立足实际,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丰枯相济、多源互补的供水网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和品质,确保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水安全,确保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巴州开孔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配置项目的落地,将为巴州“十四五”南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巴经济走廊承载中心、南疆陆路航空交通枢纽和石油化工、服装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开孔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配置项目是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的一项惠及巴州、第二师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以霍拉山为界,由山南、山北两部分组成。
据介绍,山南项目以霍拉山小山口水电站为水源,通过霍拉山新建34公里隧洞引水至霍拉山南侧,输水线路一分为二,一条到铁门关市,一条到库尔勒市及尉犁县及下游团场;山北项目以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为水源,由两条线路组成,均采用自流输水方式,一条线路沿着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北岸干渠渠线,到达和静县、和硕县及下游团场。另一条线路通过管道直达焉耆县、博湖县及下游团场。计划新建输水管道280公里,2座沉砂池、2座稳压池、4座净水厂及交叉建筑物,初步匡算投资100亿元。
工程竣工后,将彻底解决开孔河流域库尔勒市、尉犁县、博湖县、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五县一市及第二师沿线团场城乡供水短缺问题,每天新增取水规模228万立方米,供水受益人口约125万人。
巴州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巴州开孔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初步列入《新疆水安全战略规划》,巴州水利局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积极与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沟通,力争将这一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要求更高,人民群众对干净、整洁、优美河湖的诉求更加强烈,巴州将立足州情水情民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配置的关系,统筹考虑枢纽工程、引水调水、河流整治和大中型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发展新时代“坎儿井”输水模式,加大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力度、提高覆盖率,深入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实现巴州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 (记者 陈彦强 周海霞)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