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校园课堂、在社区广场……连日来,全国两会精神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传到寻常百姓家,喜闻乐见、入脑入心,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充满了奋进新时代的干劲和信心。
内容接地气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萨依买里村党支部书记艾克热木·买买提明来到轮台县人民法院,向全院干警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并就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诉源治理的新思路进行分享,听取了法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运用信息化手段便民服务举措,以及人民法庭在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中的诉源治理新模式。
“法院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中的支点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和诉前化解,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艾克热木具体务实的宣讲让干警们深受触动,同时也感受到了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
春回大地,草木蓬勃。在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沙井子村村民张建生的农家小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全国两会精神宣讲进行得热火朝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小板凳”宣讲队成员杨秀梅边宣讲,边让同事把提前准备好的宣传手册分发给村民们。
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沙井子村耕地面积达万余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业,村民们种起了枸杞、板蓝根、黄芪等中药材和花生、蓖麻等油料作物,通过特色种植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我们的腰包鼓了、底气足了,这还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村干部们的帮助指导。”“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美了,通过特色种植打造特色产业,借助直播带货可以把我们的农产品销到全国各地……”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被动式”听讲变为“互动性”交流。
基层宣讲团就是要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译官”。破解理论宣讲“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的问题,只有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才能让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在库尔勒市西尼尔镇,镇农业发展中心干部艾合买提·乃吉米与镇水管所干部海热古丽·依不拉音带着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资料走进果园,在了解果农花前复剪情况的同时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西尼尔镇将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平台搬进田间地头,深入开展“宣讲+农业技术服务”等活动。党员干部以“面对面、心贴心”的方式,围绕乡村振兴、医疗、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全国两会精神送到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心里。
“全国两会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政策。大家都铆足干劲,今年一定会继续增产。”聆听宣讲后,西尼尔镇西尼尔村果农李文国深有感触地说,党的好政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方法出新意
近日,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首期“两代思政教师的对话”活动,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以对话的形式研讨上好思政课,推进全国两会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利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要大量阅读,拥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向学生宣讲好全国两会精神。”活动中,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洁的一段讲话,引发在场青年教师共鸣。
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表示,将全国两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有血有肉,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使全国两会精神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巴州森林消防支队日前通过举办“强国蓝”应知应会挑战赛,让全体指战员进一步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竞赛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内容。库尔勒大队和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中队全体指战员紧张地投入到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答题各个环节,一展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下一步,支队将结合实际多形式多举措开展系列活动,持续抓好对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营造常态化学习氛围,切实将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传到末端、见到实效。”巴州森林消防支队支队长李孝军说。
举措更实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这充分表明国家对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关心关爱。”近日,巴州妇联“石榴花”宣讲队走进库尔勒市建设街道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全国两会召开后,巴州妇联第一时间组织妇联干部、执委、先进典型、巾帼志愿者及各行各业优秀妇女组成“石榴花”宣讲队,发挥妇女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同时,为广大基层妇女开展普法活动,引导她们进一步树立法治观念,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对妇女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妇女儿童的亲切关怀,让我们充满干劲。”巴州妇联“石榴花”宣讲队成员吴雪姣说,接下来,她将和“石榴花”宣讲队成员们一起,持续把全国两会精神传递到城乡基层,送到千家万户。
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滨河社区共有18个居民小区,部分老旧小区因活动空间小、停车位少,成了居民群众的“烦心事”。
滨河社区党委以“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为指引,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发力点,坚持源头治理、精细化治理,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共拆除围墙812米、违建26处,增设便民桌椅15套,增加小区绿地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场地500平方米、停车位320个,受益居民达2000户,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记者 纪晓贞 谢晓艳 赵爽 廖军 张效红 袁海军 实习生 王振宇 通讯员 巴都曼 卢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