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开新局。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重点产业为依托、城市发展为基础、服务企业为抓手、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推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近年来,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巴州作为全国首批、新疆唯一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自治州“七大战场”和开发区“两主四翼两新”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辖区地理位置、教育资源、行业产业“三大优势”,始终把产教融合作为助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输血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为服务和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据了解,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利用资金、技术、知识、设施、管理等要素,在实训基地、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园区5所本科及职业院校稳定开展校企合作。坚持把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健全“专业围着产业走”机制,建立专业与产业联动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教体系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过渡,激发双主体活力,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深度联动,开展“引企入校”活动,有效发挥产教融合的桥梁纽带作用。
随着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补链、延链、强链”思路,积极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变革,聚焦专业优化,破解企业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错位问题。
如今,新疆科技学院加强以经管类为主的29个本科专业建设,根据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企业发展需求,新增精细化工、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等5个专业,构建教学研与产业体系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新格局。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石油石化、纺织服装、特色林果业等产业体系,开设15个专业大类下的41个高职专业和5个应用型本科现代化专业群,有力服务园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开发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和教育资源优势,围绕“以产兴教、以教促产、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赋能发展”思路举措,聚焦聚力产教融合“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和“校企一体、管理、人才、技术、资源、创新”六大优势,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以产业链条延伸为纽带,扛起推动产教融合集群发展政治责任,谋划布局“八大产业园”,积极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和“产教融合+”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全方位衔接,全力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各项工作。(记者 袁海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