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车进行配送。(通讯员 买兰艳木·艾沙 摄)
在新疆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巴州疆牧源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一场“全产业链革新”叩开市场大门——该公司斥资3000万元打造的智慧牛羊肉供应链基地,通过草原直供、智能排酸、移动冷链车等,构建畜产品从牧场到餐桌的直供新模式。
日前,在库尔勒市天山街道龙祥社区人和智慧农贸市场内,五大功能区构成闭环式生产链条:凌晨3时,来自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黑头羊经活畜检疫后进入标准化屠宰线;清晨6时,完成72小时精准排酸的鲜肉进入智能分拣系统;8时30分,首批搭载移动冷藏设备的创业配送车驶向社区。这种“牧场—工厂—社区”的垂直化供应模式,使终端肉价较市场均价下降18%。
“我们不仅在卖肉,还在搭建可持续的民生工程。”总经理马林展示企业“双螺旋战略”: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压缩7个传统流通环节,构建48小时极鲜供应链;另一方面以500辆定制冷藏车为载体,为下岗职工、返乡大学生提供“零押金创业包”,目前已带动127户家庭实现户均月增收4200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创新采用“冻鲜结合”仓储模式,3个-18℃立体冷库与12个0—4℃移动冷柜组成弹性储备网络,在春节保供期间创造单日配送23吨的行业纪录。随着“疆牧源”APP即将上线,消费者可实时查看牧草生长、屠宰加工等23项溯源数据。
这种“科技赋能+就业嵌入”的产业模型,既破解了牧区优质优价难题,又以市场化手段构建起稳就业缓冲带,为地方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记者 衡红丽 通讯员 买兰艳木·艾沙 它也尔·吉力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