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新疆科技学院原创话剧《立地顶天》在该学院西校区大礼堂首演。(记者 袁海军 摄)
1日,新疆科技学院原创话剧《立地顶天》在该学院西校区大礼堂首演。
原创话剧《立地顶天》以马兰精神为主题,由北京著名青年导演马力达、史一耘编导,新疆科技学院24名师生共同演绎,耗时222天精心打造。
新疆科技学院师生代表,巴州以及库尔勒市、和硕县有关单位部门嘉宾,马兰退役老兵代表,州、市各中小学师生代表等700余人现场观看演出。
据悉,原创话剧《立地顶天》以我国首次核试验为背景,以核试验前夕为历史坐标,艺术再现了林春雷、方知和谭泽等工程兵指战员、技术工人在罗布泊无人区的壮烈征程。
舞台上,师生们成功塑造出一个个鲜明且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以谭泽、方知、林春雷等为代表的广大工程兵与技术人员在罗布泊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
舞台下,观众的目光紧紧锁定舞台人物,沉浸在剧情之中。
饰演方知的黎凡宁老师说:“通过演绎前辈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马兰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激励我们投身科技报国的精神火炬。”
饰演谭泽的学生李冠杰说:“我饰演的角色原型是工程师。在表演中,我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看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姿态。”
新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聂晓敏说,该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了价值引领,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提供了鲜活案例。
新疆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志刚说,马兰精神主题原创话剧《立地顶天》,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革命传统教育的艺术升华,是架起巴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桥梁,是“红色基因+艺术表达+实践探索”的育人闭环。通过原创话剧这一载体,让历史场景在舞台重现,让英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这既是落实“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责任担当。(记者 袁海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