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在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前合影。(记者 廖军 摄)
29日,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先后走进巴州博物馆、第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及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切感受巴州的丝路文明底蕴与红色军垦传承。
在巴州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展现了西域文明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发展脉络,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巴州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的历史地位。
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刘佳鑫驻足于一幅描绘古楼兰商队的复原图前,感慨地说:“课本里的丝绸之路突然变得鲜活,巴州真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位于第二师铁门关市的第二师渤海教导旅纪念馆内,红色故事引发强烈共鸣。1947年,这支由河北、山东等地翻身农民组成的部队奉命西征,扎根新疆屯垦戍边,将渤海之滨的革命火种播撒在天山脚下。纪念馆通过实物展品、影像资料和场景还原,让大家直观了解到先辈们“一把锄头一支枪”的奋斗历程。“原来河北与巴州的缘分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结下,这种跨越千里的精神传承太感人了。”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王占民说。
最后,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来到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博物馆展出的陶器、青铜器、铁器、丝绸残片等460余件(套)文物,生动展现了历代中央政权有效治理新疆的历史轨迹及汉唐清等重要历史时期西域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交流。站在复原的城郭遗址前,望着戈壁滩上的残垣断壁,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深刻体会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与边疆稳定的重要意义。
此次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不仅让河北省基层群众代表领略了巴州的历史文化魅力,更增进了两地人民的情感联结。(记者 廖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