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雨后的库尔勒市康都街道阿克塔什社区,“石榴籽”服务站临街而立,格外引人注目。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居民正在有序办理业务;功能齐全的活动室内,老人们悠然对弈,轻声交谈,孩子们专注阅读、快乐游戏,整个空间洋溢着温馨与和谐。
“以前的党群服务中心设在小区里面,不临街,居民找入口都难。现在建在路边,标识清晰,居民一眼就能看到,方便多了!”阿克塔什社区党委书记李娜说。这一转变,源于巴州近年来扎实推进的社区“石榴籽”服务站功能提升工程。
高标准建设让服务阵地“亮起来”
巴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着力破解部分党群服务中心位置偏、面积小、功能弱等难题。全州积极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1590万元,完成91个站点的升级改造,并统筹州管党费80万元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
在建设过程中,巴州贯彻“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使用效益最优化”的理念,推行“一室多用、多室共用”,通过科学整合,平均压缩办公面积60%以上,将80%以上场地用于居民活动,真正实现空间共享、集约高效。
精准服务让党群服务中心“热起来”
“我们上班族平时忙,只能下班后赶过来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没想到延时服务这么贴心,打一个电话预约,工作人员还帮我跨省代办,真的太省心了!”若羌县若羌镇楼兰社区党员朱茹燕为社区服务连连点赞。
巴州始终坚持以服务为本,完善管理机制,推动阵地管理规范化、运行制度化。聚焦群众高频需求,引入助餐助行、家政便民等八大优质服务,强化“八小时外”服务保障。各服务站面向儿童、老年人全天候开放妇女儿童之家、居家养老中心等功能空间,公共区域也免费向周边企业、党员群众开放。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错时服务”,巴州实现党群服务“全年不打烊”。同时,打造“一网通办”平台,推行“一窗受理、全科社工”模式,整合民政、社保等群众常办事项,真正实现“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
特色活动让服务阵地“活起来”
社区“石榴籽”服务站完成改造后,人气越来越旺。“暑假孩子放在社区托管,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我们特别放心。”且末县且末镇佳园社区居民热孜宛古丽·吾热依木满意地说。
巴州以提升党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阵地功能与群众需求“双向契合”。在服务范围上精准发力,联社区包小区、在职党员“双报到”等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社区“1+N”服务体系。近年来,联合卫健、教育、司法、人社等部门累计开展送医、送学、送法进社区活动10.6万场,显著拓展了服务覆盖与实效。在活动设计上求新求活,充分发挥“石榴籽”服务站功能室作用,联合企业、社会组织和机关单位开展共建,常态化组织学习教育、文艺展演等特色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暖心服务上做实做细,精准对接“一老一小”需求,打造幸福食堂、老年棋牌室等特色功能区,推出日间照料、六点半课堂、青年益家等品牌项目。
如今,巴州各社区“石榴籽”服务站已成为党员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温馨港湾和幸福家园。(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冀珊珊)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