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马鹿“结伴”而行。(图片由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
黑鹳在丛林间漫步。(图片由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
一只塔里木马鹿好奇地凑近红外相机镜头。(图片由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提供)
1日,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拍摄到了大量塔里木马鹿及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画面。频频出镜的塔里木马鹿对镜“卖萌”,憨态可掬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记者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画面中看到,胡杨林深处,一只棕黄色的塔里木马鹿好奇地凑近红外相机镜头,滚圆的眼睛在斑驳树影间闪烁;胡杨林中,以家族为单位的塔里木马鹿“结伴”而行,负责巡视的马鹿耳朵微微转动,仔细捕捉着林间的声响。
塔里木河两岸分布的1700余万亩原始胡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胡杨群落,如今已成为野猪、赤狐等野生动物及各类珍稀鸟类的乐园。
“我们这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主要分布在塔河中游。它们的活动范围及栖息地的数量,都呈现出扩大趋势。我们通过对胡杨林环境特征的研究,了解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采取一些人为的恢复措施,对原始胡杨林生态环境进行更好改善,为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的壮大提供技术支撑。”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王新英说。
塔里木马鹿作为塔里木河流域野生动物的代表,既是世界上唯一栖息在荒漠中的马鹿,也是马鹿的新疆特有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塔里木马鹿不仅是新疆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施的保护和研究,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疆于2010年启动了濒危动物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复壮等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成功恢复了塔里木马鹿野生种群的数量,使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并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助理研究员马继龙介绍,从2024年开始,在塔里木河中游持续开展了以塔里木马鹿为主的野生动物调查,其间,分批次分区域布设了56个监测样点,发现了塔里木马鹿、鹅喉羚、赤狐、草原斑猫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本次调查将为科学制定野生动物保护策略提供有效支撑。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保护工作受到国家及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并启动实施了一系列胡杨林保护工程:2000年,启动实施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2016年,启动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保护行动;2019年,启动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等。这些保护工程的启动,进一步改善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环境,提高了沿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塔里木河流域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随着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塔里木野生马鹿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犹如胡杨林中的精灵,让塔里木河流域更显勃勃生机。(记者 刘雨珊 通讯员 侯宪伟 康兴平)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