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巴州天宇新丝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通讯员 阿依佐合热·阿尤甫 摄)
8月6日,在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卡迪尔保鲜冷库,工作人员驾驶叉车工作。(通讯员 阿依佐合热·阿尤甫 摄)
眼下,库尔勒的香梨还在积蓄糖分,而采收香梨的准备工作已按下“快进键”。随着香梨采摘期日益临近,库尔勒的田间地头、车间冷库,呈现出“未采先备”的繁忙景象。记者了解到,从香梨智能包装流水线的高速运转到数字冷库的精准调试,科技力量正为香梨采摘注入满满“提前量”,让丰收的底气更足、品质的保障更实。
8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库尔勒市沙依东园艺场的皖盟、皖砀纸箱厂和上库工业园区的巴州天宇新丝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机器轰鸣,设备以稳定节奏“吞吐”着崭新的香梨周转筐、纸箱、发泡网,机械臂精准分拣,传送带高效流转,工作人员专注于质检与调度,整个生产现场忙而不乱。
“提前把包装这道关筑牢,香梨采摘后才能以最快速度走向市场、保鲜入库。”巴州天宇新丝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佳鑫说,该公司的18台发泡网设备日产网套5000包,8台周转筐生产设备日产周转筐30000个,2条智能纸箱生产线日产纸箱15万个。今年,纸箱车间换了新设备,效率翻倍,过去要加班赶工的订单,现在轻松就能完成。
该企业成立于2018年,如今已构建起从发泡网、注塑筐到纸箱的全品类包装体系。200名员工在智能化生产线的赋能下,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翻倍,而且依托设备精准控制,降低了次品率,让每一个网套、每一只果筐、每一个纸箱都成为守护香梨品质的“安全铠甲”。这种以技术升级为驱动的生产模式,正是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制造业中的生动实践,以科技创新替代简单重复劳动,以高效能生产保障产业链供给。
香梨的新鲜度是梨城递向全国消费者的一张名片。目前,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卡迪尔保鲜冷库的地面维修、制冷系统调试、消毒灭菌流程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每一项工作都标注着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为即将到来的香梨入库保鲜夯实基础。
“从8月初开始,我们就运用全自动系统监测冷库温度、湿度,确保每一度温差都在掌控之中。我们将继续严把质量关,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卡迪尔保鲜冷库负责人帕提古丽·喀迪尔说,冷库已完成智能温控调试,香梨采摘后立刻能享受到最优的保鲜环境。
这种365天不松懈的安全管理,并非简单的人力叠加,而是依托数字化工具实现的精准防控。通过全自动智能系统,冷库运维已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提升了保鲜效能,为香梨从采摘到入库的“最初一公里”筑起了坚实的科技屏障。
包装环节的高效生产、冷库环节的精准保鲜,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让库尔勒香梨以最佳状态走向全国市场。在库尔勒,香梨产业的“提前量”不仅是备足包装、调好冷库,更是科技串联起的全链条协同。这种“生产有保障、流通有效率、销售有底气”的良性循环,让“土特产”香梨有了走向更广阔市场的硬实力。
从注塑机的轰鸣到冷库的数据流,从企业技术升级到全产业链变革,库尔勒香梨产业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实功夫”。如今,更多新质生产力扎根田间地头、融入产业肌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高效协同为纽带,让更多“土特产”焕发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梨城力量”。(记者 杨柳青 通讯员 阿依佐合热·阿尤甫 特力木吉)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