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州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以精准覆盖培训对象、优化课程实用性、创新培训模式为抓手,全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州社区工作者持证人数增至1025人,持证率达到34%,超出规定专业化标准19个百分点,标志着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针对以往培训对象界定不清、覆盖不全面等问题,巴州率先明确社区工作者的涵盖范围,精准锁定社区党组织成员、居委会成员中的专职人员以及在社区从事党建、治理、服务工作的全日制专职工作人员。对全州乡镇(街道)300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实行实名登记与分类管理,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精准投放。在自治区下达的800个社区工作者培训名额基础上,巴州进一步结合实际将名额细化到各县市,优先安排新入职和未参训社区工作者参训,并借助“线上学习+岗位练兵”实现应训尽训。精准的培训策略显著提升报考热情:2025年,全州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人数达5578人,同比增长31%。
培训内容坚持实用导向,紧密贴合社区实际。课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核心“首修课”,夯实思想基础;紧扣资格考试大纲与社区实务中的痛点难点,将专业课程划分为“能力”与“实务”两大板块,系统涵盖社会工作目标、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等9章理论内容,以及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矛盾调解等14类实操技能。结合社区工作特点,还将心理调适与应急处突纳入全员必修课,通过组织模拟演练,显著提升参训人员的风险预判和现场应对能力。扎实的课程推动学习成效显著提升:本年度800名参训人员线上参学率与结业考试率均达100%,培训结业率由去年的37.27%大幅提高至80.23%。
为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巴州积极创新多元培训机制。全面推行“1+N”导师制,由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带训;各社区设立“社工自习室”,邀请资深专家下沉指导。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考前精品班,依托“中国民政人才网络学院”完成线上培训171.5学时,并由州、县两级11名组织系统辅导员全程跟踪辅导。建立学员服务群,提供从考前动员到模拟冲刺等10余项精细化服务,累计答疑超300次,对学习进度滞后者由社区书记面对面提醒。系列举措带动考试通过率由去年的9%提升至15.14%,新增持证人员121人。
目前,这支日益壮大的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已深入社区治理与服务一线,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冀珊珊)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