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州人民医院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投用。(通讯员 崔杨 摄)

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为群众进行健康体检(2023年6月4日摄)。(记者 廖军 摄)

博湖县才坎诺尔乡莫盖图村卫生室有126种药(2024年7月5日摄)。(记者 廖军 摄)

库尔勒市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在配置中药(2023年8月3日摄)。(记者 廖军 摄)
从简陋的“土坯房”诊所,到如今遍布城乡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
从“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村串户,到多学科医学专家团队精准诊疗;
从只能看病的“单一医疗”,到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70年沧桑巨变。巴州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目标,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质的飞跃,为各族群众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夯基垒台:从“土坯房”到“智慧医院”
“以前看病,得骑着马去,诊所就一间土坯房,药品也只有简单的几种。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有村卫生室,看病不用跑远路,真是太方便了。”家住和静县巴润哈尔莫敦镇的老人吐尔逊·买买提,每每说起村里就医条件的变化都难掩激动。
巴州地域辽阔,部分偏远乡村曾因交通不便、医疗设施匮乏,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突出。一直以来,巴州始终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生优先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医疗硬件设施从“有”向“优”、从“弱”向“强”转变。
在城市,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医疗机构拔地而起。巴州人民医院作为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历经多次扩建升级,如今已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在乡村,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并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博湖县才坎诺尔乡莫盖图村卫生室刚开始只是一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面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以及一个药箱。“现在村卫生室不仅宽敞明亮,而且设施齐全,药房有126种药,还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县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指导。”村卫生室医生茹玉中说。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快速发展,巴州还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全州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实现预约挂号、刷脸就医、在线缴费、报告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显著提升。
强筋健骨:从“赤脚医生”到“专业团队”
“以前村里的‘赤脚医生’,专业的比较少,只能看一些简单的小病。现在村里的村医都是专业学校毕业的,不仅会看病,还会给老人做健康体检、给孕妇做孕期指导,专业得很。”说起村医的变化,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村民李芳很是感慨。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巴州持续加强医教协同发展,加快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3个阶段有机衔接的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面向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学历教育,构建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4年,已累计培养本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399名、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生446名。
河北医疗专家“组团式”援疆以来,积极开展技术帮扶、科研立项、人才培训等工作,重点加强了巴州人民医院、巴州蒙医医院以及各县市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ICU等特色专科建设,填补了全州二级以上医院心脏介入手术、青光眼手术等技术空白。
为了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巴州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一系列暖心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医疗人才选择留在巴州、服务巴州,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织密网络:从“单一医疗”到“全周期保障”
“以前看病,只能去医院,现在不仅有医院,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上门了,不仅慢病药能送到家,还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健康指导,太贴心了。”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楼兰社区居民王秀兰对如今的医疗服务体系赞不绝口。
70年风雨兼程。近年来,随着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升级,巴州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健康服务延伸到预防、保健、康复、养老等各个环节,为群众免费提供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巴州不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成州、县、乡三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医生手把手教我乳腺自检的方法,这些知识让我获益良多。政府免费为我们做身体检查,我们心里特别温暖。”今年5月,库尔勒市阿瓦提医院联合库尔勒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两癌”筛查,该乡居民艾木拉古丽·吐尔逊参加健康检查后说。
2024年6月,巴州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揭牌。目前,巴州有公立中医类医疗机构6家,民营中医类医院4家,中医类诊所(含备案)113家,8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馆,在48个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巴州不断加快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增进全州群众健康福祉。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巴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韩珂姿说,近年来,巴州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工作,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推动巴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70年砥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巴州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奋力谱写健康巴州建设新篇章。(记者 廖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