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采收机正在作业(2024年9月15日摄)。(记者 薛云少 摄)
大型采棉机在棉田作业(2024年10月10日摄)。(记者 薛云少 摄)
小麦收割机在作业(2025年6月15日摄)。(记者 薛云少 摄)
金秋时节,库尔勒香梨熟了,棉花吐絮,枣儿红了……巴州大地绘就五颜六色的丰收画卷。
巴州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示着数不尽的丰收美景,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乡愁。巴州是一首昂扬的诗篇,展示着农业插翅腾飞的故事,是让人心潮澎湃的回忆。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70年来,巴州农业从缓慢发展到迈步向前,农村从贫困落后到安居乐业,农民从吃饱肚子到追求富裕,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巴州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今,在巴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巴州农业农村系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密围绕“两持续、四着力”,深入实施“十大提升”行动,聚焦农业生产主要目标任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全面奏响激昂奋进的新时代乐章。
稳产保供 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火热六月,在和硕县新疆清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处套种玉米的冬小麦地里,一垄垄小麦穗粒饱满,玉米苗已长至30多厘米高,地里的小麦联合收割机隆隆驶过,将麦穗卷入“肚中”,“吐”出秸秆,套种的玉米苗毫无损伤。
“你看,采用这样的套种方法,我可轻松实现一地双收。”种植户李勇高兴地说。
近年来,为增加种粮收益,实现一地双收,巴州农业农村部门以小麦为母田,积极探索小麦套种玉米、辣椒、棉花等多元作物模式,做到一地两茬,显著增加种粮效益。
巴州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良种、良机、良技的深度融合成为增产关键。近年来,通过“百千万”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全州规模化推广六项主推技术,精细化耕整地技术奠定高产基础,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密植技术提升群体质量,全程精准调控技术优化生长节奏,干播湿出与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增效,免耕复播技术为后续种植预留空间。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小麦生产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巴州深知其重,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经过70年的发展,我州坚持“稳面积、优结构、攻单产、提产能、增效益”,特色作物种植稳步发展。全州加工辣椒移栽60万亩以上、加工番茄移栽10万亩以上、孜然播种38万亩、设施蔬菜播种3万亩以上。绿色畜牧产品生产根基不断夯实,预计2025年上半年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7%、18%、0.4%。
加快发展 书写新农人共富新答卷
农业产业化发展,让农民尝到甜头,更让农业有奔头。
当下,若羌县23.38万亩红枣进入“上糖”期。在吾塔木乡一处红枣园内,红果果挂满枝头,种植户赵连斌抢抓农时,采取科学的技术进行田间管理。他说:“只要懂科学、会管理,若羌红枣的品质一定会更好,咱挣的钱就更多。”
近年来,若羌县大力实施红枣提质增效工程,实行以万亩红枣示范基地建设、产品研发、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让若羌红枣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强。
埋头苦干,终将迎来厚积薄发。2024年,农业农村部公布通过2024年绩效评估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共有52个园区入选。其中,巴州若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榜上有名。该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若羌县中西部,覆盖若羌镇、吾塔木乡、铁干里克镇和瓦石峡镇,下辖21个村。该产业园以红枣为主导产业,2024年总产值达到78.59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达51.21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的65.16%。
若羌县成功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只是巴州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巴州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1家。其中,国家级8家、自治区级54家、自治州级66家、县级3家。这些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域提升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8月,骄阳似火。
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哈拉玉宫村一处建设工地,哈拉玉宫村防渗渠建设项目和哈拉玉宫镇(哈拉玉宫村排水工程)村容村貌改造提升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承接该项目的巴州益鸣百业劳务有限公司,是村企,负责人、员工都是村里的人。自己的事自己干,安心又放心。该公司负责人依明江·吾买尔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安居富民房,吃上自来水,日子越来越好了。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自然要为村里的建设出力,造福父老乡亲。”
美丽乡村,要和美,更要宜居宜业。
哈拉玉宫村的两个提升项目,正是巴州农业农村部门以“绣花功夫”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鲜活例证。近年来,全州上下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和美乡村建设行动,认真思考和答好“助推群众持续增收”与“美丽乡村怎么建好”的问题,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点上突破”向“全域提升”转变。2025年,已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和年度任务清单43项,目前正逐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今年将在库尔勒市、焉耆县、博湖县集中连片建设20个美丽宜居村,并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全年计划新建和整改卫生户厕7245座,现已基本建设完毕。
如今,走进巴州的各地乡村,不仅有道路笔直、村容整洁的“外在美”,更有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内在暖”。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70年埋头实干、迈步向前,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2025年上半年,脱贫人口累计外出务工2.28万人;
2025年上半年,安排涉农项目资金19.92亿元,实施项目437个;
2025年上半年,9个县市在线交易项目2801个,挂牌价3.26亿元……
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巴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建设美丽富饶的新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薛云少)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