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吹响了乘势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作为新疆地域面积最广、资源最富集的地州市之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如何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依托资源禀赋推动高质量发展?记者专访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书记任广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巴州作为新疆棉花主产区和“炼化纺一体化”先行区,走出了一条从原料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坚实路径。任广鹏表示,近年来巴州通过“链”前端化纤、“优”中端纺纱、“拓”后端织造服装,推动油气生产加工与纺织服装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棉纺、化纺、粘胶完整产业链,具备年产60万吨纱线、38万吨粘胶纤维、1500万件(套)成衣的生产能力,规上纺织服装企业达95家。今年成立的东华大学新疆纺织产业研究院,补强染整、织造等中间环节,绿色新材料纺织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产业成链实现新突破。
“十五五”期间,巴州将聚焦建设新疆重要多面料生产基地,推动纺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任广鹏说,巴州将深化“炼化纺一体化”发展,依托现有乙烯、PTA等规模化产能,丰富氨纶、锦纶等化纤原料,补全尉犁罗布麻麻纺全产业链条;健全产业园区协同机制,紧盯服装、家纺等终端制造环节,构建“纺、织、染、整、终端”全链条发展格局;加强上下游企业产销对接,串联新材料、新能源等关联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任广鹏表示,巴州地域广袤、风光资源富足,是南疆新能源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巴州紧抓“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建设机遇,确立了风光水电、抽水蓄能、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的发展思路,实施40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新能源装机量年内有望突破1400万千瓦,较2020年底增长12倍,电网主网架全面升级至750千伏。尤其今年以来,以若羌县、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重点,布局培育风机制造、光伏组件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年产500套风机塔筒、5吉瓦光伏组件、2吉瓦储能设备的生产规模,新能源产业建链实现关键突破。
“十五五”期间,巴州将持续放大资源优势,全力服务自治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任广鹏介绍,巴州将加快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模化开发开都河、车尔臣河流域水能资源,推进若羌、和静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促进风光氢储、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提速“疆电外送”直流第四通道、推进后续外送通道建设,加快4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构建内联外通的能源输送网络;延伸“锂矿开采—碳酸锂提炼—电池制造”“硅料—硅片—组件”等产业链条,引进高载能绿电消纳项目,培育人工智能、绿色算力等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在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矿产资源绿色低碳集约开发方面,任广鹏介绍,“十四五”以来,巴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十大投产矿山”“十一大建设矿山”工程,新增探矿权205个、增长67.8%,新建矿山34个,形成和静亿吨级铁矿、若羌百万吨级锂矿等一批战略性矿产基地。今年围绕硅基、锂基、氟基布局13个重点项目,工业硅、盐湖提锂等项目投产运行,前三季度,绿色矿业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超160亿元,“探、采、选、冶、加”全链条格局初步形成。
“十五五”期间,巴州将锚定“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和新疆重要新材料生产基地”目标,以若羌新城建设为牵引,聚焦十大优势矿种,发挥地矿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推动采矿权促产扩能、探矿权转采增量;加快多晶硅、碳酸锂等项目建设,推进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项目落地,推动资源向产业转化;实施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任广鹏表示,巴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新疆“五大战略定位”,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作出更大贡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通讯员 刘宇博 据《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