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
秋日的巴州,梨园缀满金黄,湖泊波光粼粼,沙漠浩瀚辽阔——依托这些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禀赋,全州农家乐与民宿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勾勒出“可游、可居、可体验”的乡村新画卷。从香梨园里的田园餐饮,到藏着楼兰密码的特色民宿,再到沙漠边的民俗节庆,新业态不仅让游客“来了不想走”,更让乡村“活”起来、农户富起来。
田园里的惬意时光:农家乐解锁“吃住行游”一站式体验
“刚摘的香梨脆甜多汁,再尝尝这道‘梨园鸡炖蘑菇’,鸡是自家果园散养的,蘑菇采自后山。”秋季,在库尔勒市阿瓦提乡香梨小镇,农家乐负责人王建国正忙着给游客上菜。庭院里,几棵香梨树枝繁叶茂,树下石桌旁家人围坐,孩子们拿着竹篮摘梨,笑声溢满果园。这里的民宿设计成圆润的香梨造型,外墙刷着淡绿色,推开窗就是连片的梨园,春秋两季,梨花如雪或硕果压枝,这里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点”。
“我们每月要接待十多批团建和亲子研学团队,游客不仅能吃农家菜、住特色房,还能跟着果农学疏花、套袋,体验香梨种植的全过程。”王建国说。
不远处的库尔勒市兰干乡哈尼小院,则走出了另一条复合型发展路。院内,网红秋千、彩虹滑道吸引着孩子们追逐嬉戏,成年人则在葡萄架下喝茶聊天。傍晚时分,露营区的帐篷亮起暖灯,烤全羊冒着香气,氛围感拉满。
“以前就是简单的农家菜馆,后来发现游客需求多样,就加了游乐和露营项目。现在周末基本满客,收入比三年前增加了不少。”小院负责人哈尼·买买提笑着说。
轮台县阳霞镇的果园鸡产业,更是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拧成了“一股绳”。在农户托乎提·麦麦提的杏园里,几百只土鸡在果树下啄食草籽、昆虫,一旁的小拱棚里,青椒、番茄挂满枝头。
“鸡粪当肥料,果树长得壮,蔬菜也不用打农药,游客来不仅能吃果园鸡炖野蘑菇,还能自己捡鸡蛋、摘蔬菜,体验感特别好。”托乎提·麦麦提算起账,“光靠游客消费,每月能多赚3000多元,比单纯卖农产品划算多了。”
民宿里的文化密码:从“住一晚”到“品一方”
“推开这扇胡杨木门,就像走进了楼兰古国。”在若羌县库尔干村“遇见楼兰”青年旅舍,创业者李媛正给游客介绍民宿的设计巧思——墙面用当地胡杨木拼接,书架上摆着旧电视机、老收音机等怀旧物件,墙上挂着楼兰壁画复刻版,连钥匙扣都是楼兰美女图案的文创产品。
“这是用村里闲置老宅改造的,保留了原有结构,又融入楼兰文化元素,去年开业后,旺季要提前一个月订房。”李媛说,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已有5户村民开办了民宿,形成“楼兰文化民宿集群”,游客来了能跟着村民学做土陶、听罗布泊传说,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
如今,“文化赋能”已成为巴州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和静县的民宿主打东归文化,游客能跟着蒙古族群众学弹托布秀尔、跳萨吾尔登;焉耆县的葡萄酒主题民宿,推出酿酒体验课,让游客亲手酿造属于自己的葡萄酒;尉犁县的胡杨民宿,窗外就是塔里木河胡杨林。深秋时节,游客躺在床上就能看金色胡杨映长河的美景。
“以前住民宿只是为了歇脚,现在住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旅行——能触摸到当地的文化脉络,比走马观花有意思多了。”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女士说。
节庆+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消费“新引擎”
“烤肉串啦!刚出炉的罗布烤全羊!”每到周末,尉犁县罗布人民俗烧烤季的现场就热闹非凡。炭火上,罗布人后裔吾斯曼·肉孜正烤着全羊,金黄的外皮滋滋冒油,撒上当地特有的孜然粉,香气能飘出百米远。旁边的摊位上,罗布泊烤鱼、手工馕、沙葱炒蛋等特色美食一应俱全。舞台上,罗布人婚俗情景剧正在上演,演员们穿着传统服饰,用幽默的表演还原罗布人的婚礼习俗。游客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鼓掌叫好。
“烧烤季不仅带火了美食,还让更多人了解罗布人文化,去年我家仅烧烤和民宿的收入就超过15万元。”吾斯曼·肉孜说。
焕新升级的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成了沉浸式体验的标杆。2025年8月升级完成后,景区新增了阿不旦广场演艺区——每天上午,罗布人迎宾队伍会吹着鹰笛、弹着都塔尔,迎接游客到来;老村寨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帕拉孜织造技艺,游客能亲手拿起羊毛,跟着学编织;东沙山区域,骆驼骑行、UTV沙漠越野等项目备受青睐,游客骑着骆驼穿行在沙丘间,仿佛古丝路的盛景重现。
“以前来景区就是看风景,现在能玩、能学、能体验,玩上一整天都不够。”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王先生说。
而庭院经济的微循环,则让这份热闹有了可持续的底气。在罗布人村寨周边,农户们利用自家庭院发展生态种养:果树下养果园鸡,小拱棚里种沙葱、菠菜,产出的食材直接供应农家乐和民宿,既保证食材新鲜,又降低了成本。
“游客吃的是我们自己种的菜、养的鸡,吃得放心。我们卖得也省心,一年能省不少采购钱。”农户热娜·古丽说。
如今,巴州的农家乐与民宿已从“单点发展”迈向“集群升级”。截至目前,全州已发展农家乐320余家、特色民宿180余家,带动近2000名农户就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地域特色,推动‘农家乐+民宿+文化+节庆’深度融合,让更多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巴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记者 周海霞 通讯员 安梅)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