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意,挡不住巴州大地涌动的学习热潮。25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百姓巡回宣讲团走进焉耆县焉耆镇上四号渠村和焉耆县职业中学,用带着“泥土味”的语言和一个个“沾露水”的鲜活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一线,为当地干部群众展望“十五五”、奋进新征程注入新的思想动力。
在上四号渠村,宣讲现场早早就坐满了前来聆听的村民。没有照本宣科,宣讲团成员从乡亲们最关心的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话题切入,用一个个真实可触的基层实践,描绘出新时代的奋进图景。这些故事里,有伊犁霍城“晃晃村”如何从传统村落破茧成蝶,变身文旅热土的探索;有麦盖提公安干警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守护一方平安的鱼水篇章;有塔城地区裕民县凭借“一花一羊”特色产业,蹚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经验;有普通石油工人在平凡岗位默默坚守,最终淬炼成“大国工匠”的非凡历程,以及抗美援朝老兵周殿柏用一生坚守和诠释的赤子初心与如磐信仰。这些扎根基层的故事,让群众不仅理解了政策内涵,也对“十五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几年,咱们村的路宽了、环境美了,大家的钱袋子也更鼓了。”听完宣讲,村民蔡帮义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了。“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咱农民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蔡帮义说。
上四号渠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明更是信心满满。他表示,下一步要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抓住“十五五”发展机遇,做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人居环境整治好,把民生服务短板补上来,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在焉耆县职业中学,宣讲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宣讲。台下,师生们或凝神聆听,或低头记录,浓厚的求知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作为职业教育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工匠的使命。”教师常丽表示,面对“十五五”时期国家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赋能,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
一场宣讲,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次面向“十五五”的行动动员。它将政策的“天线”与基层的“地气”紧密相连,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与个体奋斗的微观叙事深度融合。焉耆县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实干笃行的强大动力,共同执笔,在中国式现代化画卷上奋力书写属于焉耆的崭新篇章。(记者 苟雪梅 通讯员 海燕 它也尔·吉力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