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库尔勒市团委以“梨城归巢·青春启航”为主题,举办返乡大学生座谈会,并同步启动2025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为在外求学归来的库尔勒学子搭建起了解家乡、反哺家乡的平台,通过“政策引路、实践筑基、建言赋能”三维模式,帮助返乡大学生在思想碰撞中锚定成长方向,在服务家乡中明晰奋斗坐标。
活动伊始,库尔勒市人社局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股负责同志从就业创业补贴、基层服务项目等方面,详细解读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解读内容包括每月生活补助标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等,让大学生对返乡发展的政策有了清晰认知。
活动中,一家公考培训机构的教师以“备考导航”为主题,通过历年招录数据对比、岗位匹配技巧分析等实用内容,解读国、省考与事业单位招考的政策,为学子们选择就业赛道提供专业参考。其中两个维度的政策解读,既解“当下忧”,又谋“长远计”,让返乡大学生们感受到家乡广纳青年人才的诚意与期许。
座谈会上,7名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喀什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高校的返乡大学生,用真挚话语勾勒出自己与家乡双向奔赴的愿景。
“我们团队已制定详细调研计划,将深入香梨主产区,结合供应链金融知识,探索‘智能仓储数字化交易平台’的融合模式,让库尔勒香梨从田间到舌尖的流通效率更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学生阿斯如的发言颇具专业水准。
来自塔里木大学的学生唐文丽说:“在社区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我更深层次理解了‘基层治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把每件小事都做到群众心坎上的坚持。”
家乡产业发展与文旅推广成为大学生们建言献策的焦点。“库尔勒棉花纤维细长,可对接医疗企业研发伤口敷料;香梨含丰富多酚,若能联合科研机构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既能提升附加值,又能打响‘科技特色’品牌。”合肥师范学院学生张六军在发言中聚焦文旅传播,“还可以组建‘大学生文旅宣传团’,用vlog记录香梨花开、天鹅栖息的美景,把‘半城梨花半城水’的诗意,变成年轻人喜欢的传播符号。”
这些带着大学生专业思考与乡土情怀的建议,既有对产业发展的精准把握,也有对家乡未来的浪漫构想。
活动尾声,库尔勒市团委为学子们送上定制的“梨小青”IP纪念品——印有香梨图案的笔记本和冰箱贴。“青春不散场,常回家看看”的寄语温暖人心。这份礼物不仅是仪式感的体现,更是对“归巢学子”的持续召唤。
座谈会结束后,库尔勒市团委启动2025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从政策解读到实践落地,从思想交流到行动赋能,“梨城归巢”系列活动正以青春为笔,书写着“学子与家乡共成长”的生动篇章——当青年智慧融入产业发展、当青春力量注入基层治理,库尔勒的发展蓝图,将绽放出越来越绚丽的青春光彩。(记者 李伶)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