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给“溜达鸡”喂食。(通讯员 杨家佳 摄)
25日,和硕县苏哈特乡林下养殖的“溜达鸡”批量上市。这一特色产业不仅让农户鼓起了“钱袋子”,更以“禽粪还林”的生态循环模式,借助“党支部+农户”的紧密联结实现种养双向赋能,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平衡中,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新路子。
走进苏哈特乡肖然托勒盖村的生态养鸡场,果树浓荫下的“溜达鸡”毛色油亮、体态健硕。它们时而低头啄食林间杂草虫蚁,时而振翅踱步,灵动身影与郁郁葱葱的果林相互映衬,勾勒出“林茂禽欢”的生态画卷。村民彭俊英家的200多只鸡,全散养在5亩多的果园里。“它们自己找虫吃草,我们只补喂些自家种的玉米、米豆,偶尔给些果皮杂草。”她笑着说,用这些鸡肉做大盘鸡、辣子鸡格外香,一只鸡可卖200多元,鸡蛋更是抢手,需要提前预约,林下养鸡确实划算。
立足生态禀赋,苏哈特乡精准施策。通过外出考察,乡里敲定“林下生态养鸡”的特色产业方向。村“两委”引导村民精选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鸡种,让鸡群以林地杂草、害虫为天然食料,辅以本地玉米等农作物。这既保证了鸡肉紧实细嫩、营养丰富,又形成“鸡吃虫草—禽粪肥林”的闭环生态链,实现“以牧促林、以林养牧”的良性循环。经测算,在村集体统筹下,村民养鸡饲料成本降低23%,人工费用节省15%,“种养结合”让生态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我们村利用闲置空地和农家院落发展林下养鸡。”肖然托勒盖村村干部杜小红说,乡里统一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疾病防治服务,一年能出栏两三批鸡。今年每只鸡能净赚40元左右,销路也不用愁。
目前,苏哈特乡的“溜达鸡”产业已辐射带动100余户村民参与养殖,存栏量突破11000羽。随着品牌效应释放,和硕“溜达鸡”正走向更广阔市场,成为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绿色名片”。(记者 谢晓艳 通讯员 刘凌云 杨家佳)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