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秋意更浓。
10月24日清早,晨光慢慢洒进了且末县阿热勒镇亚喀吾斯塘村枣园里。
枣农张成光带着工人走进自家枣园,开始打枣、吹枣、收枣、过秤入库……“为了提升红枣品质和产量,近年来,在县红枣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对枣园进行精细化管理,红枣亩产日益提高。今年,预计亩产比去年提高约100公斤。”张成光说。
时下,且末县9.35万亩红枣园里硕果累累,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这不仅是沙漠绿洲的美丽点缀,更是5300多户枣农的致富希望。
且末县红枣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卡米力·喀斯木介绍,红枣是且末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心充分利用且末县自然条件优势,采取完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大有机投入及投入品监管、有机红枣取样检测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且末红枣品质。
“用以检测的红枣,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走,马虎不得。”在张成光的枣园里,来自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认证检查员温碧芳正在进行抽检工作。
张成光笑得合不拢嘴:“有机红枣收购价格比普通红枣价格高多了。这几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有机红枣认证,让枣农种得安心、卖得舒心,消费者吃得放心。”
近年来,且末县坚持“枣业富民”发展思路,全面强化红枣生产管理过程安全监督,推进且末红枣有机认证。目前,全县已建成4.51万亩有机红枣基地。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到现代的智能化管理,从单一的原料销售到多元化的精深加工,通过完善产业链条,且末红枣的名声越来越响。
与此同时,且末县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协同发展模式,将60个红枣专业合作社整合成11个联合体,拧成一股绳、集中发力。在“有机绿洲、红枣富民”战略引领下,已成功打造“天边小宛”等知名品牌。据统计,2024年且末县红枣销售额突破4.6亿元。
新疆且末小宛有机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热娜古丽·艾麦尔说,公司正全力推进红枣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的战略转型。今年,公司新扩建了去皮去核生产车间,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已形成2条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出脆枣片、枣仁派、奶枣等32款特色产品。
“我坚信且末有机红枣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成都市蜜缘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喜说,且末的红枣是得天独厚的“天生好料”,这样兼具优质产区与高品质的红枣,正是市场稀缺的“香饽饽”。“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将且末红枣推向新的高度,持续为枣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记者 薛云少)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