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末县玉都宾馆内的玉石。(通讯员 赵戈 摄)
玉,石之美者。
而且末,正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东南缘,素有“沙海蜃楼,玉王故乡”的美誉。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且末的人们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开采玉石,东运西出,开辟了一条贯通东西的“玉石之路”。
关于且末玉,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次,各路神仙纷纷应邀为西王母祝寿。其间,有侍女不慎将一个玉酒杯掉落至人间,正巧落在且末的地界上,玉酒杯碎裂化作一块块珍贵的玉石;酒浆四散,则化作今天的塔特勒克苏河。所以,不论从且末的地理位置,还是美丽的传说,都可以看出且末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
走进且末县玉石交易中心,来自各地的玉石爱好者来来往往,穿梭其间。他们在玉石摊位前或停留、或徘徊,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玉料,直到最后一抹夕阳在沙漠的尽头滑下,才满心欢喜地回家了。
“咱们且末的玉石,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这油润润的光泽,就像天山上的雪水在发光。”刚在今年且末县玉石文化暨红枣丰收嘉年华中,被评为“诚信经营示范玉企”的且末县万福玉器店负责人库尔班·热合曼说,玉品即人品,卖玉就要真心换真心。
库尔班·热合曼,是土生土长的且末人,小时候就常去叔叔家的玉器店玩,和玉就此结缘。
2013年,库尔班·热合曼在叔叔店里帮忙。由于他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好,就当起了翻译,帮助叔叔与客商交流。一来二去,库尔班·热合曼不但增长了对玉的了解,而且对玉石市场广阔的前景充满信心。于是,他也试着收些玉石料子,再转售他人,慢慢积累经验。
“当收获玉石带来的第一桶金后,我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咱们且末的玉这么好,应该让更多的人知晓。”库尔班·热合曼说。
2019年,库尔班·热合曼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铺。他当时想,光靠线下售卖还不够,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渠道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爱上且末玉?到了2022年,机会来了,网络带货的东风吹到了且末,他毫不犹豫先后与多家网络平台主播达成合作。线上售卖的方式,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新天地,直播间里的各地玉石爱好者在手机里看玉、聊玉、买玉,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现在,在玉石市场站住脚的库尔班·热合曼有了新打算: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直播基地。他说:“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我要积极发挥‘诚信经营示范玉企’的带头作用,培养和吸纳更多喜爱玉石的人宣传且末玉,为打响‘玉都且末’品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玉出昆冈,且末为上。
在且末县玉都宾馆大厅,摆放着一块重达1502公斤的青白玉,它产于昆仑山北麓、海拔4000米的塔特勒克苏玉石矿区。这块玉石高1.145米、宽0.99米、厚1.13米,玉质细腻、滋润,颜色纯正,上面写着“和田玉王——且末产”,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最大的和阗青白玉王”。实际上,且末玉品种齐全,白玉、青白玉、糖白玉、青玉产量都很大,尤以青白玉、糖白玉、青玉著称。
且末县宝玉石协会秘书长郑小东介绍,且末玉中,糖白玉玉质尤为细腻,上手触感如凝脂般柔滑,无明显颗粒感。透光观察时,内部结构均匀,极少出现棉絮、杂质,尽显“细腻温润”的玉之本色,藏着天然的稀缺与珍贵,深受玉石爱好者喜爱。
受邀参加今年且末县玉石文化暨红枣丰收嘉年华的嘉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樊军民说:“且末玉这种材料是非常有特点的,主要体现在它的颜色上,有糖白、糖青白,还有蓝调等各种各样的颜色。且末玉最大的优势在于质地,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选择好玉石的材料是第一要素。且末玉质地温润、油润且细腻,做出来抛完光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据勘探数据,且末玉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南部喀拉米兰河中上游与县城东南部的塔特勒克苏和赛布拉克一带,塔特勒克苏、塔什萨依、江格萨依等玉矿带是且末玉的主产地。目前,已发现玉石矿点超过40处,预计山区玉石资源总量超过15000吨,所采玉料大部分在当地市场流通,主要买家包括批发商、玉石加工企业和玉石爱好者,也有少量玉石被运往河南、广东进行销售。
玉石产业作为且末县特色富民产业,在当下面临转型升级需求。
今年10月25日,且末县玉石小镇揭牌,它的功能就是围绕玉石竞标、展销、文化体验、接待洽谈、原料加工等产业核心展开,逐渐形成且末县玉石文化产业综合体。尤其是其中的玉石竞标功能,不仅彰显了当地玉石资源的独特魅力,更通过规范透明的交易流程,进一步激活产业活力,为玉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且末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郭卫江说,且末县将依托且末玉山料主产区优势,围绕上游玉石开采、原石供应,中游玉石加工、雕刻、培训,下游玉石销售、网络直播、特色旅游等全产业链,全力打造“玉石+产业”基地,弘扬且末玉文化,推动玉石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玉石产业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打响“天边小城·玉都且末”品牌。(记者 薛云少)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