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东有与妻子分享丰收的喜悦。(记者 陈彦强 摄)
10月30日,若羌县吾塔木乡西塔提让村51岁的村民毛东有站在自家的甜瓜地里,黝黑的脸上漾开朴实的笑容。地头,三千多箱“西洲蜜”整齐码放,等待装车发运。
这丰收的场景,是毛东有过去五年奋斗的缩影。
17岁那年,他告别宁夏隆德县的黄土坡,随家人踏上西行的列车来到若羌。
最初的日子是艰难的。若羌的风沙、陌生的环境,没有吓倒这个年轻人。他和家人在西塔提让村安顿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水浸透了这片土地,也浇灌出生活的希望。
2000年前后,若羌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毛东有抓住机遇,扩大枣树种植面积。十余年的辛勤耕耘,红枣成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日子逐渐安稳。
然而,毛东有并未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觉察到,市场上对高品质甜瓜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西洲蜜”以其独特的风味备受青睐。
2022年,毛东有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拿出部分土地试种西洲蜜。这个决定,为他家的“甜蜜事业”打开了新的大门。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和不断摸索,首次试种便喜获丰收。
“西洲蜜这个名字带个‘蜜’字,真是名副其实!”毛东有笑着说。他种出的瓜,含糖量高达15%至18%,切开后,金黄的瓜肉汁水丰盈,一口下去,甜蜜直沁心脾。
从试种成功到如今的供不应求,不过短短几年。过去五年,依靠红枣和西洲蜜,毛东有家累计收入超过了70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的生活就像这西洲蜜一样甜!”毛东有感慨地说。他将成功归结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党的富民政策。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羌县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从补贴到技术培训,让他能放心扩大种植。其次,是夫妻同心。妻子担任村妇联主席,不仅是村务的带头人,也是他事业上最坚实的后盾。农忙时下地,农闲时理家,两人默契配合,将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
科技的力量同样关键。毛东有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农技培训,学习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科学种植,让他的瓜果品质与产量同步提升。
毛东有也乐于拥抱新事物。过去卖瓜果要自己拉去市场,如今销售渠道早已拓宽。除了地头采购的老客户,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也成了重要渠道。“现在方便多了,客户直接来地里,我们也能在网上接单、发货。”他说。
事业的成功,让毛东有对家庭和未来也更有底气。他和妻子育有两个女儿,一个14岁,一个10岁,聪明懂事,成绩优异。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女儿从小就懂得劳动的意义。假期里,她们会到地里帮忙,体验收获的喜悦。“爸爸种的瓜最甜!”两个女儿常说的这句话,是他心里最温暖的回报。
毛东有计划明年将西洲蜜种植面积从50亩扩大到400亩,把这份“甜蜜事业”做得更大,更响亮,“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肯下苦功、懂科学,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甜!”(记者 陈彦强 通讯员 金紫宁)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