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州各县市、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为全年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季度,巴州地区生产总值399.88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6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24.3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61.81亿元,同比增长6.2%。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特色果蔬增产丰收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1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24.6%、1.3倍、-0.5%、84.8%、11.5%。特色果蔬增产丰收。全州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同比增长5.1%、产量增长18.2%;瓜果类播种面积同比增长40.1%、产量增长31.3%。畜牧出栏量有增有降。牛出栏3.21万头,同比增长13.9%;生猪、羊出栏分别为18.06万头、54.3万头,同比分别下降7.2%、9.4%。
二、工业生产小幅增长,非石油工业创历史新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较1-2月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下拉规上工业增速1.3个百分点;非石油工业增加值增长21.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非石油工业实现高速增长,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提高11.9、8.8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从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4%。从行业看,一季度开工生产涉及的31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六成以上。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2.9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3.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5%;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增长27.5%;纺织业增加值增长1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工业投资贡献突出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3%,增速较1-2月提高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0%。从重点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倍,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
四、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9%,其中: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4%。生活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9%、18.5%、45.4%、20.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7.5%、42%。绿色智能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类、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8%、75.4%、62.9%。
五、进出口总额小幅增长
一季度,全州货物进出口总额12.3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12.12亿元,同比增长10.4%;进口0.25亿元,同比下降67.6%。
六、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
3月,库尔勒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持平。一季度,CPI与上年持平,其中,居住类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8.1%;衣着类上涨7.7%;医疗保健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食品烟酒类下降3.2%。
七、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0%。一季度,PPI同比下降3.5%,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4%;纺织业下降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4.2%。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5033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2人;新增创业864人;创业带动就业1819人;全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3.5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