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孔雀小区,“党员先锋车骑队”为居民运送物资和代办紧急事项。(通讯员 葛会团 摄)
8月14日,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华夏名门社区工作人员将居民做的豆豆饭拍照留念。(记者 杨柳青 摄)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连日来,疫情防控牵动着大家的心,全州上下众志成城,广大医护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站出来、冲出去,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与居民守望相助、互献爱心,一股股爱的暖流汇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豆豆饭”暖胃更暖心
“您好,我是4号楼的居民。你们做核酸检测非常辛苦,我做了一些豆豆饭,想给你们带过去,您看方便吗?”8月13日,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华夏名门社区工作人员热孜万·排祖拉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留言。
当时,热孜万和同事刚刚在小区为居民做完核酸检测,又马不停蹄地上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核酸采样。
“看到他们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喝开水吃面包,我心里特别难受,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红玺台小区这位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居民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自己特地在家做了饭,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热心居民送的豆豆饭特别好吃,特别暖心!”社区工作人员古丽则热·依明说,当天还有两位老人各提着一个大西瓜送到小区核酸采样点,让大家非常感动。居民送的是“豆豆饭”、大西瓜,体现的是小区居民对疫情防控的支持、对防疫人员的关爱,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送一箱牛奶表一片深情
8月14日,一位热心居民提着一箱牛奶,来到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滨河社区梨乡苑小区核酸采样点,和工作人员说了句“这箱牛奶送给你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后,放下牛奶就转身离开了。
“送牛奶的女士很年轻,披肩发,身着粉色的短袖。我当时问她姓名,她笑着摆摆手,就快步离开了。”滨河社区干部陈维说。
核酸采样工作结束后,陈维将牛奶分发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并告诉大家牛奶是一位热心居民送的。“大家听了很感动,也很开心。工作再辛苦,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就是值得的。”陈维说。
随后,陈维的同事在小区微信群里寻找这位爱心女士,一直没有结果。当天晚上,记者辗转联系到这位送牛奶的爱心居民,她叫黄洪锦,今年34岁,是滨河社区辖区的居民。
“这几天看着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分昼夜奋战在各个岗位上,我十分感激,想通过送牛奶的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黄洪锦在电话里说。
“车骑队”保居民生活无忧
“谢谢!谢谢!有了你们的帮助,我就不用再发愁了。”8月15日,看着送到家门口的蔬菜、水果,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瑞祥社区孔雀小区居民李海涛给志愿者单海中打电话连声道谢。
疫情防控期间,在孔雀小区当志愿者的库尔勒市第二小学教师单海中,积极联系同在一个小区当志愿者的张永龙、马立萍等7名党员,用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为居民运送物资和代办紧急事项,并将这个临时成立的团队称作“党员先锋车骑队”。
经过社区统一调配,采取居民下单,商家接单,“党员先锋车骑队”配送,社区志愿者送货上门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物资配送效率,让居民及时拿到生活必需品,相关紧急事项也能够得到及时办理。
“15日当天,我们‘车骑队’帮助千余户居民采购物品并送到家门口,不但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更加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单海中说。
患者及时就医致谢社区
“七月暑热,八月未央。当我的城市按下暂停键,全城静默的时候,‘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精神就愈发感人了!”这是库尔勒市团结街道龙湖社区居民冯女士,写给龙湖社区党委感谢信中的一句话。
冯女士是一名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需每28天到医院注射处方药。在此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注射一次。
“8月15日晚,我将就医申请书和疾病诊断书通过微信发给社区干部艾尼·买买提的时候,说实话内心还是有些担忧和忐忑的,担心自身这种情况能否顺利就医。”冯女士说,很快艾尼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虽然声音显得疲惫,却不失热情和关心,艾尼说次日早晨就安排车辆送她去医院。
第二天早上做完核酸检测后,龙湖社区党委书记巴云高娃就安排车辆将冯女士送到医院。就诊结束后,又安排车辆将其接回家中。
“对于社区干部而言,送群众就医,也许只是每天繁重工作中的一项,但对于重病患者来说,这是及时雨,是雪中送炭。”冯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龙湖社区党委以思民所忧、解民所盼的热忱,以‘草摇叶响知鹿过’的细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我为我的社区干部点赞!”(记者 陈彦强 杨柳青 张效红 通讯员 葛会团 谢芝芝)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