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若羌县产业新城建设发展规划研究(2023—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收悉。我州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及若羌县认真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规划》第一章方面(立足新起点,全面把握产业新城建设发展基础条件)
1. 在第二节中,建议增加铜镍钴矿产资源情况,具体情况为“东天山以南—罗布泊以北雅丹铜镍钴成矿带,启鑫铜镍矿探明镍资源量达50万吨(按工业品位0.3%,为超大型规模)、推断资源量100万吨(超大型规模),伴生钴预测资源量5万吨(按伴生矿品位0.02%,大型规模)。该成矿带位于自治区358项目若羌县北山镍(铜)矿整装勘查区以东(坡一至坡十成矿带),预测远景镍资源量100万吨以上(特大型规模)”。
2. 在第三节中,建议:一是删除“技术开发量1608.4万千瓦”;二是将“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后,将带动700万千瓦左右的新能源电站建设。以风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已建成新能源装机容量34万千瓦;米兰50兆瓦风电项目、深能若羌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祁曼风区10万千瓦风电、若羌新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罗布庄10万千瓦风电等一大批绿色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全面开工并加快实施”修改为“装机容量21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以风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已建成新能源装机容量64万千瓦;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泰盛等一大批绿色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全面开工并加快实施”。三是将“国投若羌县10万千瓦光热储能配套90万千瓦光伏市场化并网发电项目开工建设”调整至“新疆若羌县10万千瓦光热(储能)+90万千瓦光伏示范项目”之前。
3. 在第四节中,建议将“2021年,全县红枣种植面积23.38万亩,种植品种主要以灰枣为主,骏枣为辅,鲜枣产量9.25万吨,干枣产量6.48万吨”修改为“2022年,全县红枣种植面积23.38万亩,种植品种主要以灰枣为主,骏枣为辅,鲜枣产量10.1万吨,干枣产量7.1万吨。”
二、《规划》第二章方面(顺应新形势,主动应对产业新城建设发展机遇挑战)
4. 在第三节综合支撑配套能力相对不足中,建议将“若羌县氟硅锂新材料项目拟建地点为若羌工业园区和瓦石峡新材料产业园内”修改为“若羌县氟硅锂新材料项目拟建地点为若羌新材料产业园。”
三、《规划》第三章方面(对标新要求,科学规划产业新城建设发展总体思路)
5. 在第一节中,建议将“全面推进若羌产业新城建设,重点培育发展绿色矿山、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集群,联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构建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6+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供输基地”修改为“全面推进若羌产业新城建设,重点培育发展绿色矿山、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集群,联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构建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6+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装备供输基地。”
6. 在第三节中,建议增加“多融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具体内容为“依托若羌交通区位、矿产资源、风光热资源等优势,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兵地融合、内外融合、多规融合等多级多点融合,加快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新大、新师大等疆内高校实习基地;建设若羌兵地融合产业园;创新建立周边省区间旅游合作机制,打造国际知名高端特种旅游体验区。”
7. 在第三节中,建议将“国家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修改为“新能源外送通道大基地”,具体内容为“依托若羌大量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围绕疆电外送送出大基地建设,实现新能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提升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产业扩容提质和装备制造链条延伸,培育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全疆乃至西北地区首个‘零碳产业园’。”
8. 在第三节国际知名高端特种旅游体验区中,建议增加“全面实施产业+旅游,在新城建设、农业发展、工业发展、能源建设中充分融入旅游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提升自驾游进疆第一站定位和功能,形成生态探险游、高端文化游、特色工业游、幸福乡村游综合发展的格局和全域旅游的模式。”
四、《规划》第四章方面(做优绿色矿业产业,打造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9. 建议将第四章“围绕氟硅锂新材料、硅基新材料”修改为“围绕硅基、锂基、氟基。”
10. 建议将第四章“到2030年......新样板”修改为“到2030年,将若羌县打造成全疆绿色矿产资源转化创新发展新样板,全国绿色矿业集群发展先行示范区。”
11. 建议将第一节专栏1中“重点勘查矿种”内容修改为“萤石、石英岩、钾盐等非金属矿产;铁、铅锌、铜、金、镍、钴、钨、锡、锂辉石等金属矿产。”
12. 建议将第一节专栏1中“国家级重点勘查区”内容修改为“白干湖钨锡矿、启鑫铜镍矿、雅丹铜镍矿、瓦石峡—塔什达坂区域锂矿、罗布泊盐湖罗北钾盐矿、卡尔恰尔一带萤石矿、若羌坡东铜镍矿、若羌罗东铜镍矿。”
13. 建议将第一节专栏1中“开采区”内容修改为“白干湖钨锡矿、卡尔恰尔萤石矿、罗布泊钾盐矿、阳光煤矿、瓦石峡稀有金属矿、喀拉大湾铁铅锌矿、托盖里克石英岩矿、沙梁西铁矿”。
14. 建议将第二节推动优势资源产业发展中“着力培育氟硅锂、硅基新材料”修改为“着力培育氟硅锂新材料。”
15. 建议将第二节实施开发利用强度调控中“压减小型矿山数”修改为“优化整合矿产资源。”
16. 建议将第二节专栏2萤石一项内容中“力争到2030年,萤石产量达到30万吨”删除。
17. 建议将第二节专栏2石英石一项内容中“力争2030年,工业硅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修改为“力争2030年,工业硅产量达到35万吨以上。”
18. 建议第二节专栏2石英石一项内容中“鑫硅业年产15万吨工业硅等项目”删除。
19. 建议将第二节专栏2钾盐一项内容中“力争2030年,钾盐产量达到X万吨”删除。
20. 建议将第二节专栏2钾盐一项内容中“积极开发以国投罗钾年产5000吨项目为主的碳酸锂产品。”修改为“积极开发以国投罗钾年产5000吨碳酸锂、3000吨溴化钠、6000吨氯铯、2000吨硼砂产品。”
21. 建议将第二节专栏2锂辉石一项内容中“力争2030年,碳酸锂产量达到X万吨”修改为“力争2030年,碳酸锂产量达到12万吨、氢氧化锂产量达到8万吨。”
22. 建议将第二节专栏2黑色金属一项内容中“力争到2030 年,形成年产300万吨铁精粉、20万吨耐磨钢球、16吨铜精粉、20万吨铅锌精粉处理能力、200万吨钨锡矿处理能力”修改为“力争到2030年,形成150万吨铁精粉、20万吨耐磨钢球、20万吨铅锌精粉、200万吨钨锡矿处理能力。”
23. 在第三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中,建议一是“对取得显著成效的绿色矿山择优给予资金奖励”删除;二是将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要求”修改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24. 建议将第五节推动矿产资源市场化改革中“推进矿业权服务跨区域通办”此段内容删除。因“跨省通办”是系统工程,目前巴州及若羌县不具备此项业务跨省通办条件。
五、《规划》第五章方面(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国家新能源供输基地)
25. 在第一节中,建议将“到2025年,全县风光电总装机达到400万千瓦;到2035年,全县风光电总装机达到3380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3000万千瓦,风电装机380万千瓦”修改为“到2025年,全县风光电总装机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县风光电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
26. 在第二节中,建议将“重点推进库尔勒—若羌—且末—和田750千伏‘环塔里木盆地’骨干电网和若羌—羚羊(花土沟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关键局部断面送出能力”修改为“重点推进库尔勒—若羌—且末—和田750千伏‘环塔里木盆地’骨干电网和若羌—羚羊(花土沟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塔东—白干湖220千伏输变电、塔东—瓦石峡220千伏输变电,矿产富集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关键局部断面送出能力。”
27. 在第二节中,建议将“积极申请以若羌为起点的“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第五通道项目建设”修改为“推进以若羌为起点的“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开工建设,加强第五、六等通道的论证研究。”
28. 在第四节中,建议将“大力实施若羌河210万千瓦装机抽水蓄能和米兰河180万千瓦装机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若羌河第二抽蓄项目及瓦石峡河等抽蓄点位选址论证等工作”修改为“大力实施若羌河210万千瓦装机抽水蓄能和若羌西140万千瓦装机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米兰河、若羌河第二抽蓄项目及瓦石峡河等抽蓄点位选址论证等工作”
29. 在第四节中,建议将“积极争取塔里木油田10万千瓦光热储能配套项目70万千瓦风电和20万千瓦光伏市场化并网发电、北京天润100万千瓦风电市场化并网(配套储能)项目落地”此句删除。
六、《规划》第六章方面(做精新材料产业,打造西部新材料制造应用基地)
30. 在第一节中,建议在“以市场化……发展模式”之后增加“围绕氟材料基础原料、环保型含氟ODS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及中间体、含氟功能性膜材料、氟涂料及氟材料制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特种氟化盐、副产氯化氢综合利用等方面,结合若羌资源及周边产业配套等实际,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进一步完善氟化工产业链项目”内容。
31. 在第二节中,建议在无机硅中增加“石英砂、石英坩埚、石英玻璃纤维及制品、石英锭和石英管、高纯超细硅微粉、有机硅中间体等产业”内容。
32. 在第三节锂电池制造中,建议将“重点发展锂电池基础材料、锂电动力电池、锂电储能电池等”修改为“重点发展锂电池基础材料、锂电动力电池、锂电储能电池、锂电池粘合剂等。”
33. 在第四节中,建议增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新型肥料研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以硫酸钾产品为主,提高全水溶产品比例,开发钾镁肥、水溶肥、速溶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推进罗布泊盐化工产业高效循环发展。支持研发探索提取钾盐尾矿中的硼、铯、镁、钠、铷等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
七、《规划》第七章方面(做畅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
34. 建议压缩第七章总体篇幅,对于已经实现的电子商务、冷链物流设施等内容简化或删除;同时,删除海运物流相关内容(过于超前,不符合实际情况)。
35. 建议增加申报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谋划布局公路物流、铁路物流和航空物流通道,力争到203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中心。
36. 建议重点围绕以若羌现代物流园区(火车站区域)加快布局煤炭、优质矿产品、新材料进出疆运输大通道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快发展铁路物流建设,实施罗布泊物流园区、瓦石峡火车站货运装卸场站、依吞布拉克物流园区运输中心等辐射区域铁路运输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打造国家级陆港型物流交通枢纽中心。
37. 在第二节助力拓展南通道联动功能中,建议增加“建设若羌南疆集散分拨物流中心,降低南疆物流成本。”
38. 在第三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中,建议删除“罗布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
39. 在第三节加快发展机场航空物流中,建议将“若羌—和田、若羌—阿克苏”修改为“若羌—郑州、若羌—成都”。
八、《规划》第八章方面(做响现代农业产业,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40. 在第一节优化红枣基地中,建议将“发展有机红枣基地10万亩、全县红枣总面积稳定在24万亩左右,年产干枣达到11万吨”修改为“发展有机红枣基地2万亩、全县红枣总面积稳定在23.38万亩左右、年产干枣稳定在7万吨。”
41. 在第一节壮大畜牧养殖中,建议删除“提升饲草供给能力,抓好台特玛湖区域、车尔臣河流域、县域和瓦石峡镇周边80万亩荒漠化治理,新增饲草料基地60万亩,推动6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建成西北地区饲草料加工基地。”
42. 在第一节壮大畜牧养殖中,建议将“到2025年,全县建成20—3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全县生猪出栏400万头、肉羊出栏45万头、肉牛出栏3.5万头、家禽出栏12万羽,培育形成2个产值10亿元以上、1个产值5亿元以上的畜牧产业集群,畜牧业产值达到80亿元”修改为“到2025年,全县建成10—2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全县生猪出栏140万头、肉羊出栏15万头、肉牛出栏0.3万头、家禽出栏12万羽,培育形成1个产值10亿元以上的畜牧产业集群,畜牧业产值达到30亿元。”
43. 在第一节保障果蔬供给中,建议将“到2025年,建成投用日光温室1000座(亩)以上,年产蔬菜12000吨;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修改为“到2025年,建成投用日光温室200座(600亩)以上,年产蔬菜12000吨;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
44. 建议将第一节发展特色种养内容修改为“加快发展‘高端、小众’特色农业,支持发展黄恰玛古、甜瓜、紫皮红薯、皮牙子、大蒜、黑枸杞、黄芪、板蓝根、贡菊等30000亩。依托县域红枣产业,养殖蜜蜂1万箱以上,打造‘红枣+蜂蜜’全产业链,推进蜂产业发展壮大,提升蜂产品市场竞争力”
45. 在第二节推动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中,建议将“打造全疆干果(红枣)加工交易中心”修改为“打造南疆干果(红枣)加工交易中心”;将“力争到2025年,县域红枣就地转化率达到90%以上”修改为“力争到2025年,县域红枣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
46. 在第二节推动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中,建议:一是删除“引进动物血清加工制造企业”;二是将“鼓励利用生猪、牛、羊屠宰下游内脏产品,发展熟食加工,提升副产品利用率,实现产品多元化。强化百万生猪屠宰、百万立方米冷藏库、肉制品低温处理中心、生猪和牛羊储备库建设,打造新疆最大的外向型肉制品加工集散中心。推动建设国家猪肉、羊肉等畜产品应急储备基地”修改为“鼓励利用生猪、牛、羊屠宰下游内脏产品,发展熟食加工;利用驴、骆驼养殖,发展驴奶粉和骆驼奶粉提升副产品利用率,实现产品多元化”。
47. 在第三节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建议将“到2025年,力争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0家,自治区级示范社达到20家”修改为“到2025年,力争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自治区级示范社达到5家”;将“到202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4450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红枣管理机械化率达到75%”修改为“到202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00000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红枣管理机械化率达到75%。”
48. 在专栏6中,建议:一是将生态畜牧内容中“80万亩荒漠化治理;西北地区饲草料加工基地建设”删除;二是将蔬菜供给内容中“1000座日光温室建设;大白菜等冬储菜项目;3000亩蔬菜种植;南疆优质瓜果基地建设”修改为“200座日光温室建设;2000亩蔬菜种植;南疆优质瓜果基地建设”;三是将特色种养内容中“发展高端、小众特色农业;发展中草药2000亩;推进蜂产业发展壮大;发展特色瓜果种植5万亩;‘小众’作物种植1.5万亩”修改为“发展‘高端、小众’特色农业;黄恰玛古、甜瓜、紫皮红薯、皮牙子、大蒜、黑枸杞、黄芪、板蓝根、贡菊等30000亩;推进蜂产业发展壮大”;四是将畜产品加工中“推进百万头生猪屠宰、百万立方米冷藏库、肉制品低温处理中心建设、生猪和牛羊储备库建设;打造外向型肉制品加工集散中心;建设国家畜产品应急储备基地”修改为“利用生猪、牛、羊屠宰下游内脏产品,发展熟食加工;利用驴、骆驼养殖,发展驴奶粉和骆驼奶粉”;五是删除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建立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支持生物制品、蛋白、颗粒饲料生产加工”;六是删除畜禽养殖基地中“建设一批生态牧场;建设20公里生态放牧围栏;建设20—3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九、《规划》第九章方面(做亮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国际高端特种旅游体验区)
49. 建议在第九章中删除有关开发打造楼兰故城、海头古城遗址、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小河墓地、康拉克湖区等内容。
50. 在第三节规模化发展旅游购物业中,建议将“米兰国家文化公园”修改为“米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在特色化发展旅游娱乐业中,将《楼兰千古恋》改为《我在若羌等你》,同时删除《梦回楼兰》。
51. 在第四节打造精品旅游节庆中,建议删除“楼兰音乐节、楼兰美食节”;在深入发展红色旅游中删除“两弹一星”展陈馆。
52. 在第七节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推广中,建议分为两部分来布局:一是国内(含港澳台)客源市场营销,二是国际客源市场培育,重点针对佛教文化影响地区或国家进行(不明确境外国家名称)。
十、其他方面建议
53. 促进产业发展、强化园区承载,基础设施是关键因素。建议增列“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篇章。增加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保障产业发展的园区外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54. 若羌县自然生态脆弱,产业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增加“生态环境建设”篇章。就如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产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专门研究规划。
55. 建议在《规划》中增加支持若羌产业新城发展的特殊政策措施。
专此函复。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