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在助餐点吃午餐。(记者 李伶 摄)
老年人在巴州老年大学学习古筝。(记者 李伶 摄)
志愿者走进老年公寓为老人洗脚。(记者 李伶 摄)
天山南麓铺锦绣,塔里木河润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巴州这片占新疆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民生情怀,书写了一部从“生存保障”到“品质提升”、从“补齐短板”到“普惠共享”的民生发展史诗。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笃行,巴州各族群众的生活从“过得去”迈向“过得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就业优先筑根基 从“找饭碗”到“捧好碗”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发展之基。
在东华生态纺织印染新疆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械臂与工人的操作精准配合,这里一派繁忙景象。毕业于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叶林星,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染纱班班长,每月8000多元工资、足额缴纳的社保、配套齐全的食宿,让他的生活有了稳稳的幸福。“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技能成长、收入稳定,这样的日子踏实又有奔头。”叶林星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七十年来巴州对就业工作的持续深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就业,再到新时代“就业优先战略”的全面落地,巴州始终把就业摆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以“技能巴州”行动为抓手,围绕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让劳动者“学有一技、干有一岗”;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一批批技术能手从赛场走向岗位,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巴州精准施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就业率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平台,让农牧民走出田间地头、走进产业园区;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机制,确保“一户不落、一人不丢”。同时,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2024年,巴州城镇新增就业2.36万人,“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的目标成为现实。
社会保障织密网 从“保基本”到“全覆盖”
“以前看病怕花钱,现在有了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几分钟就能办好,心里踏实多了!”在库尔勒市行政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居民古丽尼沙·吐尔逊拿着办好的手续,脸上满是笑容。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巴州社会保障事业七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从过去“单位管保障”的局限,到如今“城乡全覆盖”的普惠;从单一的养老保险到涵盖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五险”体系,巴州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目前,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实现“应保尽保”;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取得突破,更多灵活就业者有了“保障伞”。
待遇水平的稳步提升,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巴州连续多年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60%左右;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有效筑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防线。与此同时,社保经办服务持续升级,“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网通办”成为常态,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面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利惠及千家万户。
住房改善圆梦想 从“土坯房”到“宜居家”
“1968年刚来新疆时,住的是土坯房,冬天靠烧柴火取暖;后来搬进砖房,用上了煤气灶;现在住的高层楼房,有电梯、有暖气,社区里超市、医院、学校一应俱全。”家住库尔勒市建设街道天合花园小区的李和平,翻着家中不同时期的住房照片,细数着生活的变迁。
住房的变化是巴州民生改善最直观的写照。七十年来,巴州始终把“住有所居”作为重要目标,从土坯房、砖瓦房到电梯楼房,从“有房住”到“住得好”,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州更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2012年至今,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1.6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15.7万套、公租房5.9万套,总建筑面积达1130.78万平方米;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34万户,348个小区旧貌换新颜,427.7万平方米的住宅环境得到改善。
在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巴州同步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今的库尔勒市,从昔日的边陲小城蜕变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沙漠绿洲明珠”的美誉传遍全国;全州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生活便利”成为各族群众的生活日常。
养老服务暖人心 从“养得起”到“养得好”
午后的库尔勒市河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暖意融融。老人们有的跟着智能屏幕练太极拳,有的在志愿者帮助下测血压、查血糖,还有的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在这里吃饭、看病、娱乐都方便,孩子们上班也放心,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72岁的王大爷笑着说。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巴州坚持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州已建成养老机构25所,拥有养老床位3600余张;4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5个老年人助餐点实现村(社区)全覆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
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巴州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医养结合发展,13个医养结合试点落地见效,巴州老年病医院、巴州富康医院入选“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完成1116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舒心。与此同时,智慧养老加速发展,库尔勒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点单式”服务,打造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砥砺奋进新征程 民生答卷再续新篇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民生如歌。从塔里木河畔的安居小院到产业园区的忙碌身影,从社区照料中心的欢声笑语到政务窗口的便捷服务,巴州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民生改善的印记,每一个变化都饱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初心。
天山南麓风正劲,砥砺奋进正当时。巴州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更多“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巴州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巴州力量。(记者 李伶 实习生 彭婕雨)
开办单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
新ICP备05001037号
新公网安备 65280102000039号
网站标识码 6528000001